企業應通過加強自身的內部實力,擴展經營內容來分散經營風險。
培育和發展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戰略選擇成功的保障就是企業能夠圍繞其選擇目標進行能力建設。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培育其競爭力,可以通過強化制造、技術、營
銷等價值鏈環節的能力,也可以強化管理,提升資源整合能力。
1.基于中國制造培育和發展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內企業越來越以全球化的視角參與競爭。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外市場上,企業的國別已經成為日趨淡化的要素
,競爭是激烈的,全方位的。中國名營企業應該立足于自己獨特的優勢去培育和發展核心競爭力,切忌盲目追求研發的高投入和技術的高精尖
等與本土優勢脫節的能力。比如同樣是汽車的OEM廠商,在全球汽車制造領域中是利潤比較薄的價值環節,但在中國,基于優質勞動力的低廉成
本,卻可以做成利潤很豐厚的環節。
2.加強技術創新,發展核心競爭力
技術的創新是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永恒的話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企業來講,技術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不同種類的技術處于不同地位,也分別對應著不同的應用形式。按其地位,技術可以分為
核心技術、支持型技術、技術和經營能力、基礎型知識、重要技能。不同的技術有不同的技術來源,一般來講,越是重要的技術(如核心技術、
支持型技術、技術和經營能力)應該掌握在企業自己的手中,而非核心的技術一般可以通過協作或外購來獲得。
3.加強戰略管理,提升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
提升戰略管理水平,對于培育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戰略管理的概念似乎無所不包,但重要的一點是綜合考慮企業遠景、現金流等要素的
基礎上,確立不同的業務群組合,并利用合適的組織架構加以固定。另一方面,戰略管理更重要的是一種機制,所以企業需要調動企業內部所
有資源參與戰略管理。提升戰略管理能力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水平。
4.參與全球外包體系,在協作中培育核心競爭力
業務外包(Out Sourcing ),被認為是一種企業引進和利用外部技術與人才,幫助企業管理最終用戶環境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