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禹治水”現象是建設生態嘉興的行動誓言。地處水鄉的嘉興曾經飽受水質性缺水困擾。嘉興市摒棄簡單的堵塞圍截辦法,堅持以技術治水質,以制度治排放。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圖景,正以新的內涵在當今的嘉興展開。
據了解,2002年以來,嘉興市先后投入100多億元用于水環境整治。經過多年摸索,嘉興在取水口仍然是四類水質的情況下,出廠自來水達到了歐盟標準。我國正式實施的國家《自來水水質標準》正是參照嘉興自來水廠出水水質確定。
2006年11月10日,來嘉興市參加全國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年會的各地專家,在實地考察了嘉源給排水公司的深度處理技術后,認為“嘉興的實踐為全國水質性缺水城市提供了經驗”,一致建議向全國推廣“嘉興模式”。
此外,嘉興率先在全國出臺排污權交易辦法,成立國內首個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各縣(市、區)全部掛牌成立排污權儲備交易機構,年均交易額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