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支矛盾加重,開征房產稅迎契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欠發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袁鋼明
2015年財政收支矛盾加重。財政收入增速減緩,財政支出增速上升。今年年初公共財政支出大幅度下降,似乎緩解了去年財政赤字增大形成的收支矛盾,但對經濟運行造成不利影響。之后公共支出恢復增長,經濟運行趨于穩定,但財政赤字壓力增大。經濟下行壓力造成財政收支矛盾加重,一些地方財政出現風險隱患,亟須重視。2015年上半年,財政收入累計同比增速從去年同期10%左右大幅度減緩到5%左右,財政支出增速從去年平穩增長10%左右變為由降轉升、大落大起。下半年,財政收入增速回升到7%,但主體稅收收入增速大幅減緩到2%以下,土地轉讓非稅收入急劇下降超過35%,擴大的財政收支缺口靠加大力度收繳央企利潤來彌補。財政收支的眼前矛盾靠臨時應急措施得到緩解,但收支矛盾持續加重的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當前財政政策正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財政收支缺口對財政支出形成壓力。今年1月財政支出同比大幅減少近20%。環境保護、農林水事務、科學技術、一般公共服務、文化、教育、城鄉社區、社會保障和就業等不涉及投資的各項公共財政支出被大量壓減,而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支出保持增長14%以上。這種有壓有保的做法,意在壓減一般性公共支出以縮減赤字,同時維持擴大財政投資的積極財政政策不減弱。
公共支出壓減以后,月度財政收支狀況得到好轉,上月大量赤字轉為當月大量盈余,但是社會消費出現相反變化。食品、醫療、日用品等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大幅下落,春節消費同比增速從往年15%以上大幅降低到11%。這樣壓減公共支出雖不涉及投資,但投資等宏觀經濟指標也隨公共支出下降所造成的消費減弱和社會沖擊而全面下落。投資、價格、工業、PMI、用電量、鐵路運輸量等幾乎所有經濟增速和運行狀態重要指標都大幅降落。公共支出急劇壓減的不利影響強烈顯現。
盡管公共支出大量縮減,有利于緩解財政收支矛盾,并且不涉及財政投資,以保持財政投資力度不減,但是,一般公共財政支出短時間里大幅度壓縮,對社會保障、民生福利及社會公共部門管理與運行造成很大沖擊,從居民生活到企業生產,從城鄉消費到項目投資,以至宏觀經濟整體都出現了難以承受的大幅下落。財政政策不得不放棄緊縮恢復擴張。
目前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積極財政政策還不能退出,但繼續實施則面臨赤字及債務不斷加重的困難,財政政策進退兩難。如果停止或減弱積極財政政策,推升經濟的政策力量減弱,經濟下行趨勢就有可能加重;如果繼續實行擴張性積極財政政策,財政赤字還將繼續增加,赤字累積為政府大量負債,加重財政負擔,財政運行將會越來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