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06日訊 “當前,我縣糧蔬作物均處于需水關鍵時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 8月1日,開化縣農作物技術推廣站站長鄭校平相告,據不完全統計,受持續高溫影響,到7月底,全縣糧蔬作物受旱面積達13.15萬畝,成災面積4.31萬畝,絕收面積1.58萬畝。為保證糧蔬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各地一定要科學灌水,合理加強鎖水作業。
鄭校平認為,要加強水稻幼穗分化期的水漿管理。對水源充足的畈田,提倡由村組織看水員統一灌溉,做到科學合理用水;對水源不足的畈田,提倡由村或承包小組統一組織提水灌溉,保持田間淺水或濕潤狀態。
大力推廣旱作節水技術,保障旱糧生產。提倡秸稈或雜草覆蓋、適時噴施葉面肥,增強作物抗旱能力。有水源條件的地方,提倡傍晚人工抗旱。對旱情嚴重已造成絕收的田塊,應及時改種蕎麥、蘿卜或秋季蔬菜等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