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26日訊 6月24日,在衢城東面的衢州綜合物流園區內,記者看到,一座座廠房正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這是衢城物流園區的一角。
縱觀衢城,大物流的雛形已成型,綜合物流園區、工業新城物流園區和百家塘物流商貿園等物流園區分布四周,服務工業經濟發展;城鄉物流集結網、便利型城鄉商貿綜合物流連鎖網、快捷型小件快運網“三網合一”貫穿城鄉。四省邊際的得天獨厚地理位置,高速公路、國道、航運、鐵路和水運發達,工業經濟興起,這一切都為我市打造成四省邊際物流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然而,衢州市物流業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需求,成為我市經濟發展中的“短腿”。隨著便捷快速交通網絡的建設,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衢州物流業正面臨著被“通道化”的嚴峻挑戰。衢州物流要打造大航母,必須轉型升級。
借力發展
目前,衢州市物流企業培育有一定的起色,擁有了巨化運輸公司、市汽運集團、柳豐物流、馳騁物流等一批物流骨干企業,但與外地一些優秀物流企業相比,還有一定距離。
“瞄準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積極引進資金、人才機制和先進的物流運行管理系統,同時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引進、發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談到衢州物流業的發展,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去年年底,由北控集團投資的城市物流綜合體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的建成將有力帶動整個區域經濟板塊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此外,還有像雨潤集團、傳化集團等大型物流企業的投資項目正在洽談中,這些大集團、大公司計劃依靠我市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以及“四省通衢”物流輻射優勢,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四省樞紐冷鏈物流中心”、農產品集散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專業市場集聚中心。
“爭取‘十二五’期末,我市有省級物流龍頭企業2-3家,市級物流龍頭企業10-15家。”市物流協會負責人表示。
信息建設
從全國物流發展方向看,物流信息化建設,是未來物流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培育一批物流信息企業,完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為貨物運輸管理、物流信息發布、網上交易和電子口岸等提供服務,支撐物流業現代化、信息化發展。”衢州市物流協會副會長、柳豐物流負責人湯春柳表示,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開發應用企業的網絡信息系統,促進傳統物流企業改造和工商企業物流優化管理。推廣應用國家、行業物流標準,加快推動新技術應用,如GPS衛星定位系統、托盤、電子標簽、儲運條碼系統、電子自動訂貨系統等技術,提升行業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推動全市重點物流基地、物流龍頭企業基本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處理物流業務,實現與省物流公共平臺互聯互通。
目前,我市物流信息化建設發展較快,已建成衢州物流網、浙西物流網、九方物流網、好運物流網等多個專業物流網站。其中,衢州物流網已在業內形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力,不少物流企業都會在該網站尋找物流信息。全市應用園區“一卡通”通用軟件和普通通用運輸軟件的企業達114家;市糧食收儲有限公司創辦的專業糧食貿易網站——“中國網上糧食市場”,已累計實現交易量181.37萬噸,交易額達41.14億元,網站注冊用戶達3428家,其中交易客戶1024家;2012年10月,巨化56168物流配載交易中心上線試運行,該網目前已覆蓋華東、華南、華北,實現了化工產品網上實時配載跟蹤管理。
轉型升級
除了引進先進物流企業,本地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也是必由之路。
“要打造四省邊際物流中心,企業必須轉型升級。未來的物流發展并不再是傳統的將貨物從A地運到B地。”一位物流行業的人士表示,圍繞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要求,推進我市的物流業從傳統簡單的貨物運輸模式,轉向為先進裝備制造、氟硅新材料、金屬制品、新能源、食品加工等產業集群提供優質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的運輸模式。
近幾年,柳豐物流便著手轉型,成立了危化品技術研究所、物流技術研究所,目前已經研發了多項專利產品應用于物流。此外,還加強物流信息建設,建立衢州物流網,服務物流企業。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我市物流企業眾多,呈現“小、散、亂”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物流做大做強。對此,該業內人士提出,圍繞物流企業做大做強要求,可以考慮對我市的物流企業進行聯合、整合、兼并、重組,通過資源整合,或與大企業結成戰略聯盟,促進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2010年成立的衢州快運聯盟,如今已有50多家物流企業加盟,通過抱團發展,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實行資源整合、共享,統一標識、統一形象、統一操作規范、統一業務標準,降低物流成本,在行業內形成較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