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島是中國沿海最大的群島。位于長江口以南、杭州灣以東的浙江省北部海域。古稱海中洲,呈東北至西南排列,東北部以小島為主,大島大多集中在西南部。2011年7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
舟山獲批國家級新區即將迎來一周年,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日,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醞釀已久的《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對外公布。《規劃》提出,將按照“群島多功能、一島一功能”的基本原則,面向現代海洋經濟的產業組織要求,發揮島群的資源組合優勢,對產業功能、城鎮服務、交通和基礎設施進行統籌布局。
《規劃》依據群島新區發展脈絡進行空間布局,從發展背景和戰略任務、現實條件和核心問題、戰略目標和發展路徑、空間發展戰略、綜合交通布局、花園城市構想和政策建議等六個方面進行了說明和闡述,為今后新區建設發展提供了戰略研究依據,也為各類優惠政策針對性的聚焦提供了特定空間區域。
首次提出島群發展模式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次提出島群發展模式這一理念,是這次《規劃》最大的亮點。根據自然條件和基礎,通過劃分島群,實現分組成群的聯動開發,最大程度發揮島嶼資源組合優勢,以達到開發績效的最大化。
《規劃》提出,舟山群島新區規劃構建“一體兩翼三島群”的空間結構,即打造一體花園城、形成兩翼發展帶和構筑三大島群。其中一體花園城的空間載體是以舟山本島為中心,包括本島周邊的普陀山、朱家尖島、魯家峙島、小干—馬峙島、長峙島、定海南部諸島等,將以海上花園城、海洋裝備產業、自由貿易、海上開放門戶為主導發展方向。
兩翼發展帶中的“西翼發展帶”由滬舟甬通道沿線的諸島組成,未來將依托大小洋山港、舟山綜合保稅區衢山片區、綠華港區建設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中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江海聯運樞紐,重點打造岱山島—長涂島國家級海洋產業基地、大魚山海洋化工業基地、金塘島物流貿易基地。“東翼發展帶”則主要由普陀區諸島以及嵊泗列島組成,以國際休閑、海洋產業為主導發展方向。
三大島群則是指舟山主要島群可分為本島及周邊島群、洋山衢山島群、嵊泗列島島群。其中,本島及周邊島群定位為國家海洋產業基地、海上開放門戶、國際花園城市、科教研發基地、休閑旅游勝地;洋山衢山島群定位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核心區、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中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同時也是舟山謀求建立自由貿易港區的重要選址;嵊泗列島島群定位是國際生態休閑和海洋漁業基地,預留戰略儲備、國際航運、產業發展的空間。舟山本島及周邊島群由于普遍具有戰略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良好的特點,部分板塊都有不同的設計方案。
一島一功能,提升競爭力
根據新區的總體定位,《規劃》提出了舟山群島新區空間發展戰略目標為“四島一城”,即國際物流島、自由貿易島、海洋產業島、國際休閑島、海上花園城。《規劃》認為,海島是新區的主要承載的空間,只有從國際物流、海洋裝備、海洋研發、海島旅游、自由貿易等專業領域,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富有競爭力和戰略地位的核心島嶼,才能體現出新區在海洋經濟方面的先行先試、創新示范的國家戰略地位。
《規劃》提出,岙山島、外釣島、冊子島、黃澤山建設油品物流,衢山鼠浪湖島、馬跡山、涼潭島發展鐵礦石物流,衢山島蛇移門、六橫島建設煤炭碼頭,老塘山建設糧食碼頭,綠華島建設減載平臺,洋山建設成為國際物流樞紐港,金塘島建設集裝箱中轉港等。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目前的空間開發方式上來說,舟山的一些大島仍然在延續全能開發、自成體系的固有模式,這種方式導致新區的核心資源粗放利用,加上海島的功能目標不清晰,不僅造成了單個島嶼的經濟總量在全國不占優勢,而且在專業職能、專項領域難以形成國家層面的戰略地位。通過明確群島發展綜合職能,各島嶼主導功能,將有利于建設一批富有競爭力和戰略地位的核心島嶼,符合新區建設的國家戰略要求。
此外,《規劃》還提出了新區“八大產業功能集聚區”以及“兩大旅游功能區”,即洋山集裝箱物流基地、衢山大宗散貨基地、岱山海洋產業基地、大魚山化工基地、金塘物流貿易區、舟山海洋高新產業區、老塘山物流加工區、六橫海洋產業基地,普陀—朱家尖—桃花島旅游功能區、嵊泗列島旅游功能區。
海中城、城中海
新區未來的城市建設將會是什么樣子?《規劃》也進行了說明。《規劃》提出了新區構建“一主三副多重點”城鎮體系。“一主”是以舟山本島為主的中心城市;“三副”:岱山本島中心城鎮、六橫島中心城鎮、泗礁島中心城鎮;“多重點”:金塘、衢山、洋山、長涂、秀山、桃花等。
舟山本島構建“一城三帶多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一城”是指推進本島城鄉一體化,整體打造海上花園城市。“三帶”則是整合舟山經濟開發區、定海工業園區和西碼頭水產品精深加工貿易區,建設國家級海洋高新產業區的本島北部;以老塘山港區以糧油特色物流加工業為主導,聯動周邊的岑港、雙橋城鎮的本島西部;以普陀山、朱家尖、登步島為核心,結合普陀沈家門和東港城區,打造國際休閑島核心功能區域的東部帶。“五組團”為:定海組團、臨城組團、普陀組團、白泉組團、朱家尖組團。
《規劃》提出,新區的中心城市,包括舟山本島以及定海南部諸島中的主要島嶼、朱家尖島和普陀山島。該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本島南部連綿帶的城市中心還在新城和勾山地區,但今后會跳出本島,進行離島開發,比如小干—馬峙島CBD、長峙島、魯家峙島、朱家尖國際休閑島等島嶼的開發,會形成一些城市的內海、離島這樣獨特的城市風貌,塑造群島新區標志性濱海環灣景觀帶。
該負責人介紹,舟山群島新區未來的城市是一個按照公共城市要求打造的國際化、開放型的城市,舟山要成為海上花園城市,需要科學開發城市中心地區的外島。而且,環灣的景象也會有相應的要求,舟山作為一個千島城市,要形成“海中城、城中海”。
連通區域廊道,
打造海上開放門戶
舟山群島新區的目標是建設成為我國東部海上開放門戶、綜合性國際樞紐港。因此首先將完善機場、港口、鐵路等交通門戶和樞紐,提升面向國際、聯通長三角的交通輸運能力成為重中之重。
《規劃》提出,普陀山機場將提升為國際空港,并積極發展通用航空。對接上海,完善滬舟通道。規劃建設的滬舟通道總長度約100公里,將連接寧波—舟山—上海,打通沿海大通道,同時也聯系舟山群島新區的主要產業區、重點城鎮。規劃建議分期實施,第一期至2015年,主要建設本島至岱山段,長度約25公里,支撐岱山及大魚山產業基地的開發建設;第二期為2016年至2030年,視時機延伸岱山至上海的通道,長度約50公里。
此外,舟山至寧波的舟甬第二通道也被列入了建設規劃。同時還將建設舟山至寧波的城際鐵路,舟山將融入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結束無鐵路的歷史。
本報近期還將對《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進行詳細解讀,敬請讀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