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頻現民企老板“跑路事件”,其背后暴露出的是當前全球經濟的衰退和中國畸形的金融體制。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噩夢”何時終結?
溫州,九、十月間,處處秋風秋雨,空氣里透著絲絲寒意。
多家民營企業老板“跑路事件”已把溫州這座著名的商業之城籠罩在了“金融陰霾”中。溫州民企十余年積攢下來的誠信也開始“被傷害”。
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4月份開始至目前,已有29家溫州企業的企業主因資金鏈斷裂或“跑路”、或跳樓、或上吊。本報曾于9月25日深度報道過國內眼鏡巨頭企業——浙江信泰集團有限公司老板胡福林“跑路”事件。
一個一個老板的悄然失蹤,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不斷地撥動著投資界、企業界、金融界乃至中央政府緊繃的神經。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通過多方調查與采訪,發現溫企老板跑路事件的背后,都閃現著高利貸的身影。
企業實體經營的微利,面對高利貸資本的瘋狂逐利,注定是飲鴆止渴。
吃垮實體企業的高利貸,在溫州究竟有多嚴重?這些企業老板明知企業經營的利潤抵擋不住高利貸的利息,卻為何還要飛蛾撲火?中小企業的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危機?高利貸是否如“洪水猛獸”?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報道了信泰集團老板失蹤事件后,繼續調查了溫州地區多家民企老板“跑路”事件,采訪了有關的各方面人士。
被高利貸“吃垮”的溫州民企
在溫州采訪期間,記者處處能聽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溫州市洞頭縣,今年中秋,一個老板罕見地給員工放了兩天一夜的假,并安排前往雁蕩山旅游,以往這樣的節日只是發些方便面。員工旅游期間,該老板搬走了全部設備,人也隨即消失了。過完節,員工也就永遠放假了。
這家企業叫溫州奧米流體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米企業),創建于2003年,是一家集開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技術創新型企業集團,研發、生產和銷售高精度衛生級泵、閥門、管道配件、精密熱模鍛、鍛鋼閥門等產品。擁有員工300多人。
9月30日,本報記者來到這家企業所在的洞頭縣揚文工業區。據本地官員介紹,與溫州其他地方比較,洞頭縣的中小企業不算多。
奧米企業大門緊閉,寫著“奧米企業”的旗幟被降了下來,無力地垂在旗桿的底端;整個廠區內人去樓空,只留下幾個保安守在門口。
“老板早就跑啦,企業也倒閉了,還采訪什么呀!”當本報記者提出要進廠區內看看時,一名安徽籍的保安對記者說。他在這家已經做了兩年多保安,中秋節放假他也跟著去了雁蕩山旅游。
頗費了一番周折,保安人員才打開了緊鎖的大門允許記者進入廠房內。
奧米企業廠區占地面積10余畝;到處零星地撒落著一些該公司生產的成品和半成品。在生產車間外,記者透過一扇打開的窗戶,看見車間里凌亂不堪,滿地鋪著各種產品、設備和加工材料,顯然已被人搜尋過。
在廠區內的辦公樓墻壁上,記者看到,洞頭縣經濟貿易局9月16日貼出來的一份《領取墊付工資相關事項告知》,該告知中稱:因溫州奧米流體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突然失蹤,且已多日聯系不上,企業實際已經陷入停產狀態,員工工資已無法正常及時發放。為緩解企業員工因欠薪造成目前生活苦難的狀況,洞頭縣人事勞動局籌集了部分有限資金,準備先墊付員工的基礎工資。
“員工領到政府發的工資以后,都已經離開了。”保安人員說。
據一位企業員工介紹,奧米企業老板搬走了40多臺設備,價值在1000多萬元。與老板一起失蹤的還有公司總經理。
奧米企業老板逃跑的原因,本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知,該公司老板以廠房做抵押,從銀行貸了大筆資金,向外發放高利貸,后來放出去的高利貸收不回來,在銀行催款壓力下,選擇了逃跑。
與奧米企業處在同一街的唐風鞋業,傳出消息,今年九月初,老板也跑路了,目前企業已經倒閉破產。唐風鞋業以外貿為主。
在唐風鞋業廠區門口,記者遇到了一位在這里做過工的打工者小李。據他講述,唐風鞋業的慣例是月底發放工資,今年8月31日,他們等著老板發工資,等了一天也沒有等到工資;9月1日,放假一天;9月2日就傳出老板跑了。
在唐風鞋業辦公樓前,負責守護公司財產的保安人員告訴記者:“老板黃伯鶴是欠高利貸跑的,企業散了,員工的工資都沒拿到。”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趙永國介紹,該公司老板因購買廠房無法從銀行貸款,便從民間借了2000多萬元的高利貸;后來因未能從銀行貸出低息的資金,迫于高利貸債主追債的壓力,無奈選擇了跑路。
“應該不是故意逃債,確實是沒有辦法,溫州老板一般很講誠信,不到束手無策的時候,是不會放棄一手打拼來的企業。”他說,唐風鞋業老板借的高利貸的月息已達到了5分或6分錢,企業本身的生存狀況還可以,企業效益還不錯,一天生產3000雙,每雙鞋的純利潤是2-3元,一個月的純利潤能達到50萬元左右;但是高利貸的利息太高,企業經營的利潤填補不了高利貸利息償付。
“雪球越滾越大,拆東墻補西墻,最后直接死于高利貸。”趙永國說,根本原因還是中小企業融資太難,不得不去民間借貸高息資金。
同樣,位于溫州龍灣區的浙江祥源鋼業、溫州寶康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保忠因欠銀行貸款2億多元、民間借貸8000萬元、承兌匯票5000萬元,無法歸還而選擇于中秋節前夜突然失蹤。
在溫州,類似上述故事,每間隔一個短的時間,就會被新的內容補充。
通過搜集,本報記者歸納并制作了一個老板跑路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