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線訊 市科技局等有關部門眼下正在籌劃第二屆浙江省——中科院產學研合作大會,計劃圍繞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等產業,舉行專場科技項目對接活動。“借助該活動載體,可望掀起我市與中科院系統及大院名校科技合作的新高潮。”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依托中科院的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圍繞全市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領域,采取創新合作模式,共建創新載體,開展項目合作等舉措,整合院市資源,先后引進共建17個創新載體,累計實施118個科技合作項目,推動了我市經濟轉型升級。
我市幾年前即與中科院達成了創建中國科學院湖州應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中心的協議,從而邁出了合作共建創新載體的第一步。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引進共建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湖州工業生物技術產業創新中心、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湖州新能源產業創新中心、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湖州先進生物制造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17個創新載體,這些創新載體計劃總投資超過5億元。
創新載體不僅為我市引進了一大批高級科技人才,而且研發出了一批科技創新成果。目前,這些創新載體中高級科技人才總數達149人,回國留學人才和外國專家26人;完成與在研項目達126項,專利33項;與企業、高等院校合作項目累計31項。
像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湖州工業生物技術產業創新中心將一種“醫藥工業領域用固定化酶制劑”技術轉讓給洛陽鴻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并合作建立了浙江中科鴻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該項目總投資2.4億元,投產后年利稅可達8000萬元。同時,以700萬元加銷售提成的價格,將一種“手性藥物及其關鍵中間體和抗腫瘤藥物原料”技術轉讓給由湖州自然人組成的浙江中科瑞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總投資3.1億元,投產后年利稅可達1.2億元。據介紹,該中心的合作方遍及河南、河北、湖南與安徽等9個省份,合作項目累計達19項,其中已投產項目11項,僅去年新增投產項目就有10項,產值9700萬元。
為加強與中科院系統的合作,我市多次開展專項對接活動,為企業與中科院系統“牽線搭橋”。我市企業也因此紛紛“握手”中科院系統,共實施了118個科技項目合作,其中去年和前年的合作項目占比達77%;其中已經實現產業化的項目去年新增銷售收入15億元,新增利潤2.1億元。高鴻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握手”,湖州展望藥業有限公司與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合作項目已拿到藥證及歐洲COS認證等,此外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合作項目已完成中試即將批量生產。
我市還著力創新合作模式,更有效地整合院市資源。“經過幾年的合作,雙方建立了‘領導重視、健全機構,項目為本、政策扶持,集聚人才、支撐發展’的合作模式。這一模式也是院市合作結出碩果的關鍵之所在。”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市與中科院的合作中,搭建了中科院湖州中心,該中心在雙方的合作中起到了聯系和引領作用,形成以一大中心多個小中心為核心的“1+N”創新模式。
今年我市計劃在人才交流、項目合作、共建載體等方面進一步深化與中科院的合作。借深入推進“432”合作計劃之機,繼續引進一批中科院專家來湖掛職;組織企業與中科院相關院所進行進一步的洽談,爭取再新簽一批合作項目;組織參加第二屆浙江省—中科院產學研合作大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