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龔喜燕
昨天上午,義烏市領導黃志平、何美華等與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代表團奔赴浙江大學,就市校全面合作的相關事宜與浙大主要領導舉行聯席會議,共同謀劃義烏科學發展的新藍圖。
市校合作全面開花
義烏與浙江大學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03年就簽訂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去年年初,兩地開始全面戰略合作,被外界譽為最富創新活力的大學與最有創業激情的城市的強強聯手。
全面合作的序幕就是大手筆———共建浙大醫學院附屬義烏醫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9月10日,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醫院大樓和后勤樓土方工程的80%。與此同時,二期配套工程有序推進,感染樓、學生宿舍等項目已進入前期工作。醫院五年業務發展規劃(草案)已編制完成,人才隊伍建設“四大計劃”也逐步實施。
市校合作的另一大成果是浙大義烏創業育成中心的落地。目前中心已有14家企業入駐,引進裝備制造、激光加工、軟件服務等17個項目,并與眾多企業開展項目對接和技術服務,成效初顯。
同時,科技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從全面合作至今,雙方已組織科技對接活動20多次,完成科技合作項目44個,涉及金額達1766萬元;共建了一大批企業研發平臺,包括義烏玩具研究發展中心、特種管件研究開發中心等;義烏創意園和國家旅游商品研發中心的合建也結出碩果。
合作領域不斷深化
在昨天的推進會上,義烏與浙大又達成了一項重大合作協議———義西生產資料市場項目的研究合作。義烏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謀劃建設義西生產資料市場群,這將是義烏“十二五”期間乃至今后更長時間內發展的重中之重。
義烏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一是面臨轉型升級,二是亟須完善市場體系。“日用消費品市場的世界之最要保住,也要做強做大生產資料市場。”黃志平說,這個市場群的建設關系到義烏下一輪的發展后勁,涉及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方方面面。義烏初步計劃用20年時間,分階段開展多類重要行業培育,包括原輔材料、機械裝備、零部件、工量具等,力爭將生產資料市場建成與國際商貿城相呼應的新市場群。他希望與浙大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尤其是在物流項目建設、城市功能完善等方面不斷拓展,促進義烏產業升級,提升城市檔次,讓激情與活力碰撞出更加絢爛的火花。
對市校合作領域的不斷拓寬,浙大黨委書記張曦、校長楊衛都表示樂見其成,楊衛盛贊“義烏崛起是舉世矚目的奇跡,今后還將創造出更多的奇跡”。他說,市校合作的一大批平臺都已順利推進,浙大將鼓勵更多大學生到義烏創業,利用自身資源推動義烏傳統產業向智慧型產業轉變。
楊衛希望雙方繼續加強戰略合作,建議以義烏的“十二五”規劃為切入點,在一些規劃實施、重大問題上,浙大能參與研究,為義烏的科學決策、科學發展獻計獻策,全方位服務義烏的經濟社會建設,共同謀劃義烏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