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膨脹、環境污染、安全隱患和交通擁擠,這些都是城市面臨的挑戰,而智慧城市為城市發展中遇到的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
“建設智慧城市,不僅是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內容,更是發揮寧波優勢、推動轉型升級的途徑所在。”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盡管智慧城市是全新實踐,但我們要勇于探索,以免錯失良機。”
今年5月份,寧波率先進行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系統決策研究,全方位推進規劃編制、平臺搭建、項目引進和基地建設等工作,目前規劃基本框架已形成,進入規劃征求意見階段。
事實上,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紛紛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戰略,但真正開始實施的卻很少。“智慧城市畢竟是個全新理念,每個城市都需要在摸索中發展前行。”寧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童明榮博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那么,建設智慧城市能否給寧波帶來全新的發展態勢?寧波能否抓住機會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寧波市信息產業局局長吳勝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把寧波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比喻為一顆顆明珠,那么通過智慧城市的建設,就可以把這些明珠都串聯起來,將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相融合,把寧波這個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轉型提升的新引擎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寧波以粗放型民營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增長方式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資源和環境壓力,經濟轉型升級壓力十分巨大,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術。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和經濟快速增長,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考驗著政府的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需要用更智慧的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
“寧波站在一個更高層面來認識智慧城市,把它視為信息化向更高階段發展的表現,這個定位是合適的,它將成為寧波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城市提升的新引擎。”在童明榮看來,智慧城市首先可以幫助網絡智能技術找出路、找市場、找商業模式創新,吸引物聯網、先進傳感器、控制芯片、無線通信等新興產業的大企業和好項目集聚寧波,形成智慧產業制造基地和軟件產業基地。
其次,建設智慧城市需要的智慧基礎設施、智慧產品、智慧技術和智慧設備等都需要制造業企業的配套。“可以說,智慧城市建設打造了一條囊括人類全行業的產業鏈。”
第三,利用智慧城市建設可以推進傳統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寧波是中國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擁有家電生產企業3000多家,各類配套生產企業萬余家,產值占全國總量的30%。若能在此基礎上,加快開發智能家電核心技術,發展高端智能家電,將促進寧波家電產業躋身產業分工體系和價值鏈的高端,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智能家電的制造中心、創新中心。”童明榮說。
智慧城市需科學有序推進
寧波著眼于建設智慧城市,在規劃出臺后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尋求突破?童明榮指出,建立一個強健的組織協調機制是關鍵,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主導部門和相應支持系統來有序推進。
首先,要注重與國家“兩化融合”發展戰略相結合,與“三網融合”、物聯網、3G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結合起來,與發展低碳經濟相結合。
第二,要注重體現寧波特色,重點推進港口物流產業鏈和智慧貿易產業鏈的發展,創新外商投資、對外貿易和服務外包服務模式。優先實施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社會安保等重大民生項目。
第三,應建立強健的組織協調機制,整合和集中各方力量,推動研究機構、專家咨詢系統和知識支撐體系的建立。
“要盡量把已有的各種建設資源整合起來,避免重復建設。”童明榮說。
中國電信寧波分公司副總經理董嘉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也強調,雖然寧波具備足夠的技術帶動力,但智慧城市建設需要跨部門、多層級的協調合作,各部門之間的政策突破將是寧波建設智慧城市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