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16日訊 8月15日上午,椒江區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和再生水回用工程正式投運,這是浙江省首個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大型中水回用工程,也標志著臺州市進入了一個“廢水變資源”時代。
該工程是省重點建設工程,歷時4年,總投資4.5億元,可新增日處理10萬噸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同時每天回收處理后產生的5萬噸可利用中水,每年節水達1800多萬噸,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庫容,可創造出社會效益3000多萬元。
中水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達標水,雖不能飲用,但已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市政等方面。據了解,臺州市水資源人均擁有量僅為1570立方米,不足全國、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三,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2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預計到2020年,全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可能不足1350立方米,推廣中水回用顯得尤其迫切。
“目前,椒江區醫化基地內的部分工業企業已用上了中水。”臺州市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方湖曉說,由于價格只有自來水的一半左右,中水已成為醫化基地用水大戶爭相搶訂的水源,他們已與海正、東港等13家企業簽訂了意向用水協議,按照每天供應2萬噸中水測算,每年可為企業節省支出近1500萬元。
椒江區建設規劃分局局長蔡永岳說,椒江計劃在年內實現將部分中水引入城區的海門河、九條河等河道,補充河道生態景觀用水,有效改善河道水質,并逐步在城市新建商品房中推廣使用中水,從而實現中水回用覆蓋全區。
據介紹,中水回用工程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轉盤過濾+消毒的先進工藝,能去除SS、COD、BOD等有害物質,經處理過的中水水質可達二類用水標準。
據臺州日報 金志良 陳世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