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委托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組織編制的《臺州市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初稿,首次提交“十二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座談會討論。規劃包括了城市對外綜合交通系統、中心城區綜合交通系統、市域城鄉交通一體化以及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集疏運規劃等主要內容,涵蓋了公路、鐵路、水運、民航、管道等五種運輸方式以及中心城市路網、軌道、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區域構筑“123”時效圈
規劃提出構筑區域“123”時效圈,即由中心城市1小時內有效通達至市屬各縣市主城區;2小時內有效通達至市域各鄉鎮及其周邊寧波、溫州、金華等地區;3小時內有效通達至上海、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構筑“1530”時效圈,即15分鐘實現各組團間的快速聯系,30分鐘有效通達城區各重要交通節點。
規劃軌道交通線路
據了解,金臺鐵路有望于“十二五”期間動工建設。我市還將推進甬臺溫鐵路四大支線建設,對接啟動杭紹臺溫城市軌道交通臺州段項目建設。
《臺州市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初稿文本提到3條軌道交通線路,形成“南北主軸+兩橫”的軌道線網結構形態,聯系四個組團。1號線為南北方向的直徑線,連接城鎮密集區的中心地帶,從椒江到路橋,由支線聯系澤國、溫嶺市區,設站24座,換乘車站2座。2號線和3號線均為東西走向的L型線路,2號線聯系黃巖、椒江和濱海工業區塊,3號線連接黃巖、路橋、椒江和濱海工業區塊,分別設站21座、18座,其中換乘車站各3座。其中2號線分別與鐵路臺州站、規劃中的新機場接駁。
增加5條過椒江通道
考慮到未來臺州南北向聯系的加強,在原有椒江大橋這一過江通道的基礎上,規劃提出增加5條通道,即椒江二橋、沿海高速大橋、臺金高速大橋、椒北快速路大橋、輪渡路過江通道。同時規劃提出擬建兩條能源輸送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