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30日
信息來源:
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三年專項整治聚焦9個行業領域
“近年來全國安全生產形勢雖然保持了穩定向好的態勢,2019年實現了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數“三個繼續下降”,今年以來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進一步下降。”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在今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三年專項整治聚焦風險高隱患多、事故易發多發的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消防、道路運輸、民航鐵路等交通運輸、工業園區、城市建設、危險廢物等9個行業領域,組織開展安全整治。同時,明確對其他行業領域,相關部門也要結合實際開展專項治理。
孫華山介紹,經中央領導同志批準同意,4月1日國務院安委會正式印發了《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三年專項整治的目標是: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完善和落實重在“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任鏈條、制度成果、管理辦法、重點工程和保障機制,建立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事故總量和較大事故持續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全國安全生產整體水平明顯提高,為全面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向高標準看齊,向零事故、零傷亡努力
”安全管理實際上就是管控風險,這次專項整治就是要求各地區、各企業把現有的風險進行全面地排查、認真地辨識、科學地評估,從而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表示,
通過三年整治進一步把安全生產基礎打牢,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更加持續、更有保障。
孫華山介紹,這次專項整治從內容來看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突出思想引領。推動各地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和企業,切實梳理安全發展的理念和安全的紅線意識,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群眾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二是,突出企業主體。無論是哪個行業領域的專項整治最后都要歸結到基層、落實到企業。把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推到第一線,讓他們親自抓部署、親自抓落實,向高標準看齊,向零事故、零傷亡努力,做到真查、真改、真落實。三是,突出風險防控。對防控中出現的漏洞和問題、重大隱患必須要落實治理的“五到位”,即治理消除隱患要實施目標到位、措施到位、時間到位、資金到位、責任人到位,要落實這五個方面。四是,突出制度建設。從排查治理的風險隱患中把握規律特點,圍繞怎么樣“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來思考,圍繞怎么樣從法律標準上進行系統化、根本性治理。
孫華山強調,為了有力的推動這次專項整治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機構推動專項整治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運用通報、約談、警示、曝光等措施來加強督促檢查,并將整治情況納入安全生產的考核巡查內容,建立起紀檢監察部門安全生產違法違紀問題線索移交查辦的工作機制,對整治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的,進行問責追責。
三年內對老舊小區消防設施升級改造
”中央和地方的石化企業要利用三年時間,分步完成重大消防風險管控、老舊消防設施的改造和企業消防力量建設任務三項任務。”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表示,消防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這次三年行動計劃也專門安排了消防安全的專項整治,重點針對五個方面的風險隱患進行集中治理。
第一,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對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小區的消防通道,按標準進行劃線、標明、立牌,實行標識化管理。對于老舊小區實行“一區一策”治理,結合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的改造,因地制宜進行消防安全治理。加強停車場的規劃建設,推行彈性停車、潮汐停車、錯時停車,進行專業規范停車資源管理。
第二,集中開展四類場所的安全整治。對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地下軌道交通、石油化工企業進行消防安全的綜合整治,到2022年底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達標率要達到100%。中央和地方的石化企業要利用三年時間,分步完成重大消防風險管控、老舊消防設施的改造和企業消防力量建設任務三項任務。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針對一些石化企業進口量增大,包括滿罐儲存、臨時儲存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相關的專業部門和單位將聯合開展風險排查,推動地方和企業嚴管嚴控,切實防范油罐泄漏或起火等重大安全風險。
第三,整治老舊場所和新材料新業態突出的風險。針對老舊小區、家庭作坊、“三合一”場所、城鄉結合部存在的突出風險,升級改造消防設施,改善消防安全條件。抓好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易燃可燃彩鋼板建筑安全治理。
第四,打牢鄉村地區火災防控基礎。對鄉鎮工業園、特色小鎮等鄉村新興產業開展消防安全評估,整治突出問題。結合現在進行的鄉村房改、水改、電改、路改、灶改等工作同步開展消防安全改造。將消防基礎設施的建設納入鄉村振興地方規劃,推動建設鄉鎮專職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以及微型消防站,提升鄉村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
第五,加強重點行業消防安全管理。對學校和幼兒園、養老服務機構、醫療衛生機構、文化娛樂場所,還有文物建筑、博物館等重點行業領域集中開展排查整治,消除火災隱患,推行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
加大小煤礦淘汰力度 2022年大型煤礦將占比70%
“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好轉,成效明顯。全國煤礦數量由本世紀初3.7萬處減少到2019年5268處。全國煤礦事故年死亡人數由上世紀末的9506人下降到2019年的316人。”應急管理部辦公廳負責人李豪文表示,煤礦作為高危行業領域比較特殊,三年行動計劃主要采取了“一調、二提、三監管”的措施。
“一調”就是加大煤礦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近三年來,進一步梳理了年產量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分類進行處置,加大淘汰關閉力度。三年之后,到2022年全國大型煤礦的占比將達到70%以上。
“二提”是提能力,主要是提高煤礦的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統稱為煤礦的“四化”,使煤礦的采煤、掘井智能化的工作面由目前的280處達到1000處,這部分煤礦的產能將占到10億-15億噸。同時全國煤礦的一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占比也將達到70%以上。三年之后,這部分煤礦要挑起全國煤礦工業的大梁,呈現“一少兩高”的特點。“一少”是全國煤礦數量大幅度減少,“兩高”是全國煤礦安全可靠的供給能力大幅度提高;安全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監管”是繼續加強煤礦安全執法,使我們在建的所有正常生產的礦井,全部要建立遠程監控系統,提高煤礦安全的風險管控能力,使煤礦安全生產水平進一步向本質化水平提高。
推行安全承諾公告、安全舉報獎勵等制度
針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不同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大力推行安全誠信制度、安全承諾公告制度、安全舉報獎勵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險,從而強化安全生產的社會治理。孫華山表示,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生產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各類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這對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了很多新挑戰和新風險。應急管理部采取了五方面的措施保證企業在復工復產中保持安全生產的穩定好轉。
一是,積極幫扶。對安全生產基礎好、業績好的企業要加快創造條件,幫助他們盡快復工復產。
二是,嚴格監管。對重點單位和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要求各級監管部門深入一線精準執法、嚴格執法,對存在重大風險的企業嚴格把關,防止帶病復產、釀成事故。
三是,精準服務。繼續加強涉疫場所、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的安全檢查服務,同時對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安全管理能力比較弱的企業,落實“一企一策”,組織專家進行現場幫扶指導。
四是,強化應急。有針對性地做好應急準備,“一企一預案”,科學高效處置各類事故,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五是,壓實“三個責任”,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各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
危險崗用機器替代人 加強危險廢物的安全整治
國外化工企業爆炸基本上不死人,但是我們中國發生的比如江蘇響水事故,包括以前天津、昆山的事故群死群傷,傷亡很大。這里面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化工本質安全水平不夠高。”孫華山表示,要解決上述問題,在危險化學品整治方面,要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突出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包括危險的崗位用機器替代人,高風險區域用自動化把人撤出來等。
這次專項整治中9個行業領域里對危險廢物的專項治理,就是要把危險化學品的全過程監管實施起來,從生產、經營、貯存、運輸到廢棄物的處置全鏈條加強監管。對于一些不法企業把廢物往空中排、往地下埋、往水里排的現象要嚴格管制。
來源:人民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