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首頁  經濟熱點 民營經濟 浙江股市 區域發展 專業市場 企業動態 統計數據 浙江產經 浙江樓市

      個稅不是讓單位代繳了嗎?為何還要匯算?一文讀懂

      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17日 信息來源:

         我在個稅APP上成了月入5萬的有錢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4月12日,楊崢打開個稅APP,打算看一下自己能不能退稅。這才發現,應交稅款里顯示,自己竟然在2家公司上班,除了供職公司外,自己還被登記為一家壓根沒聽說過的公司的職工。此外,還有兩家聞所未聞的公司,“假裝”每個月給他發錢。
       
        除此以外,他還需要多繳3600多元的稅款,楊崢震驚了,“怎么會這樣?!”
       
        4月10日,備受關注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功能正式開通。北京市納稅人開通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網頁端等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遠程辦稅渠道。
       
        隨著個稅App的開通,“曬退稅”成了一股熱潮,不少納稅人在朋友圈里曬出了退稅獲得的“意外驚喜”。有人“意外”收獲了一杯咖啡錢,有人卻需要補繳千余元稅款,這是為啥?
       
        楊崢的遭遇并不是個案,不少納稅人在APP上注冊填報時,卻遭遇了“被收入”和“被就業”的問題。雖然他們壓根沒從這些公司里取得過薪酬。
       
        “萬萬沒有想到,常聽說的身份被盜用的情況居然發生在自己身上了。” 楊崢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這可真的是跟我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而且我也不認識這些公司啊,這對我有影響嗎?我該怎么辦?”
       
        個稅APP,為什么有些人需要補繳、有些人則可退稅?若是像楊崢一樣,權益遭到侵害,納稅人應該如何維權?部分公司盜用納稅人身份信息避稅,這種公司怎么追責?
       
        個稅不是讓單位代繳了嗎?為什么還要匯算?
       
        作為納稅人,不是每個月的個人所得稅都由公司代扣代繳了嗎?為什么我們需要進行匯算?“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究竟是什么?
       
        根據《2019 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辦稅指引》(下稱“《指引》”),所謂年度匯算,就是居民個人將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合并后按年計算全年最終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再減除納稅年度已預繳的稅款后,計算應退或者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并進行稅款結算的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在以月或季度繳納的已納稅款(預繳稅)基礎上進行年度清繳: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
       
        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是此次個稅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該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除了提高“起征點”、調整稅率表和增加專項附加扣除外,還首次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對應綜合稅制,還有一個詳細的公式算法計算退稅或補稅:
       
        2019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 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 年已預繳稅額。
       
        那么,誰需要辦理匯算清繳?哪些人不需要辦理?通過什么方式辦理(是自己辦、單位辦,還是請人辦)?其實,這些都可以在《指引》中找到答案。
       
        根據《指引》,簡單來說,就是: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是一個全新的規定,體現了“補稅依法,退稅自愿”的原則,納稅人需要了解相關的規定,提升稅收意識,才能夠正確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辦理匯算清繳,如果需要辦理,那要在規定的時間進行及時準確的申報和補退稅。
       
        上海旭燦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上海律橋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菅峰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這是首次進行個人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建議納稅人高度關注,無論年終匯算清繳最終計算出來的結果是補稅、退稅,還是不補不退,都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而且,個稅APP上線后,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登陸進去,看到自己有沒有存在‘被收入’‘被就業’‘被員工’或者‘被勞務’的情況。” 菅峰說。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度綜合所得的年度匯算期為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為期4個月。
       
        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未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造成少繳稅款會被追繳稅款、滯納金,還可能被處以0.5倍至5倍稅款的罰款。
       
        同在一家公司,為什么他退稅,我補繳?
       
        王艷與賈敏同在一家公司,公司對其個人所得稅都會統一進行申報。于是在個稅APP上,二人都選擇了“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這個選項。但是,最終結果來看,王艷需要補繳2780元,賈敏卻可以退稅45元,這是為什么呢?
       
        “按照稅法的規定,如果僅是在一個單位領工資,年終并不需要匯算清繳,因為平時該扣的都扣掉了。但是如果在多個地方領工資、或者勞務費的情況下,就需要匯算清繳。” 菅峰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假如在多個地方都有薪酬,每個地方都扣了專項附加(注,即三險一金)扣除,那么匯總起來,使用的綜合稅率會偏高,這就需要補稅。如果超過了400塊錢,就一定要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補稅。如果正好相反,要退稅,比如公司給你發工資時并沒有進行專項附加扣除,比如子女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等并沒有考慮進去,當你扣除之后,發現自己多交了稅,這時就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去申請退稅。”
       
        總體而言,導致實際應繳與預繳稅產生差異從而需要“多退少補”的具體原因有很多。
       
        根據《指引》,有7種情形可以獲得退稅,包括: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2019 年度有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等等。
       
        此外,還有4種常見情形,導致年度匯算時需要或可能需要補稅,其中主要有兩類情況:一是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雇并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復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二是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后,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于預扣率等。
       
        “被就業”“被收入”了該怎么辦?
       
        那么,像楊崢一樣的納稅人,在登陸了個稅APP后發現自己“被就業”、“被收入”了,該怎么辦?
       
        “自從APP上線之后,很多納稅人可以查到自己被人盜用身份證信息進行所得稅申報的情況。” 菅峰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事實上,這種情況比較普遍,許多勞務派遣公司,都會用這種辦法利用他人身份證,申報收入,冒領工資。實際上這些公司也不會為“虛構員工”交納個稅,比如很多公司都會虛構工資,對達不到納稅個稅標準(5000元)的人員零申報。
       
        “在金稅三期(即我國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總稱)”之前,許多公司會利用這種手段套現出來。但是金稅3期之后,許多自然人都可以查到自己的就業、勞務費的情況。如果一旦發現自己身份信息被盜用,就要使用舉報的功能,通過APP進行申訴。”菅峰表示,以前發生過很多起“被雇傭、被勞務”甚至“被股東、被法人”的情況。在現實中,還有許多人遇到了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用來注冊公司,并且冒領增值稅發票,給他人虛開發票的情況。結果后續公安找上門來,但納稅人根本不知道這個公司的所作所為。
       
        根據《指引》,納稅人通過網絡方式辦理年度匯算時,如果發現有單位冒用其身份申報了收入,可以在辦理年度匯算時自行刪除被冒用的整條預扣預繳記錄。刪除后,該項收入不納入年度匯算。稅務機關將對其申訴情況進行核實,并及時反饋核實情況。
       
        且不說“被股東、被法人”,單就“被雇傭、被勞務”而言,會侵害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因為這樣會提高納稅人的稅前收入,雖然他并未從那家單位取得工資薪金。
       
        菅峰分析稱,假如納稅人出現了“被就業”的情況,而真正領工資的地方只有一個,其它兩家都是按照每個月低于個稅起征點(5000元)進行零申報,每個月這些收入分別是不用交納個稅的,但是在年終進行個人所得稅匯算的過程中,你就會發現,這些公司都對你進行發工資,要進行合并納稅,稅前收入提高了,適用的稅率檔次也提高了,而在你的專項扣除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納稅人就需要多繳稅,甚至補繳稅款。
       
        “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APP上會有一個申訴功能。可以通過這種渠道進行申訴。如果不進行申訴或者舉報,那就必須要補稅,這就損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他表示,“納稅人維權的最主要途徑,一定是要利用手機APP申訴的功能,舉報違法的公司和企業。”
       
        “現在許多企業想通過收購他人身份證信息去冒領工資等,這個途徑在金稅三期前面就堵住了。” 菅峰說。
       
        他進一步分析稱,如果像楊崢一樣,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從法律角度來看,維權有幾個層面:首先,如果“被勞務”,就要通過手機APP設計的申訴功能,反映給當地稅務機關,主管稅務機關就會把該公司納入征信,降低該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
       
        其二,如果被發現該企業大量利用他人身份信息申報,甚至是更多的人通過手機APP反映同一家公司存在這種情況,該企業就會產生稅務風險。當地稅務稽查局就會對該企業進行稽查。對納稅人偷稅行為進行補稅和罰款的同時,還應加收滯納金。
       
        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謝瑋丨北京報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網監

      浙ICP備1104753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少妇一晚三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乱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久久人做人爽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对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午夜一区二区|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香蕉久久ac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