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1月舉行的廣州國際車展上,吉利icon“銀河限量版”車型迎來全球首秀。首批推出的2020輛限量版車型,在開啟預售后的15分17秒就被搶購一空。
“銀河限量版”,是吉利造車實力的體現,也是吉利汽車備受消費者喜愛的縮影。事實上,全球汽車市場自去年起就進入了下行階段,但吉利卻實現了逆勢上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吉利汽車全年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這是吉利連續第三年銷量突破百萬輛。
吉利造車,是一段“從零開始”的故事。從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到現在,吉利控股集團經歷了一次次歷練和突破,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可以說,如今吉利的新車型、新技術以及成熟的動力系統,都代表了當前國內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平。吉利推出的領克品牌,更是致力于成為首度突破發達國家市場的全球車。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它是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破的標志,意味著中國制造從速度向質量轉型,從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吉利保持以技術和品質立品牌的戰略定力,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高技術投入、堅持高創新產品、堅持全產業鏈的協同。”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表示,全球汽車同行有個共識,中國市場將在未來界定汽車和出行領域的技術標準和商業模式,有很多新機會將誕生于此。“我們要積極抓住市場機遇,通過技術創新、品質提升去滿足消費者需求。”
當前汽車消費市場日趨年輕化,個性化、性能化、科技化、高端化更受年輕消費群體喜歡。而汽車產品要做到這些,必須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原創能力作為支撐。據悉,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團的研發投入約為1000億元。其中,2018年全集團的研發投入超過了210億元,占集團全年銷售總收入的6.4%。
面對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浪潮,吉利正積極開展前瞻布局,并在諸多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
今年7月,吉利發布擁有GKUI 19系統的博越RPO,引領中國車聯網進入了芯片競爭時代。這是第一款搭載自主主導開發、深度自定義的系統級量產車規級別高性能芯片—E01,不僅集成度高,而且性能強、功耗低。在自動駕駛方面,吉利已經實現了L2級技術在轎車、SUV與MPV全品類的全覆蓋,未來三年將以1億公里的仿真路況實驗在全球范圍內首先實現L3級別的量產。
此外,吉利還主動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通過戰略投資曹操出行、與戴姆勒組建高端出行公司以及投資Volocopter飛行汽車等方式,聚焦共享服務領域探索不斷延伸。
“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在于科技創新。中國汽車工業只有踏上堅實的創新發展道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楊學良說,從“制造”到“智造”,“新制造業”時代對企業的創新與技術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聚焦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開放包容、協同合作,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他表示,吉利將以更開放的態度與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未來移動出行新生態。同時,推進創新型科技企業建設,逐步實現從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