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選擇的關鍵點
順著我上面對環境認知的理解,相對于2020年而言,可以借助于這些認知,我們做出經營上的選擇,來安排企業發展的策略。我以以下的關鍵詞來表達。
驅動增長的引擎是為顧客創新價值。
正如上面我對經營環境的認知那樣,在數字化時代,企業真實的定義是創造顧客價值,所以2020年首先的經營戰略選擇,應該是為顧客創新價值以驅動增長。如何真正去理解顧客價值,如何借助于技術創新,為顧客創造價值,是獲得增長的根本來源。
例如,截止到2019年8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口和使用時長紅利的天花板正在迫近。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BAT三家滲透率均超過了80%,在移動流量紅利基本消失的情況下,頭條憑借短視頻產品逆勢突圍,月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18%。核心關鍵,并不是行業的紅利期是否消失,而是如何去創造顧客價值,創新顧客價值。
協同價值伙伴,共生共創成長。
企業在一個「強鏈接」的環境里,價值網絡起著關鍵作用,協同共生是2020年的一種生存方式。對于顧客而言,需要得到完整的價值閉環,而因此導致企業需要協同價值伙伴,共生共創價值,才能夠滿足顧客的要求。
正如今天很多人討論「端-網-云」的價值閉環那樣,這意味著「產品+數據+內容+服務」的整體價值創造,也意味著企業可以協同更多的價值伙伴,創造更多超越企業自身能力之外的價值,從而獲得更大的生長空間。
激活存量,探索增量。
如何面對數字化從消費端走到產業端的變化,需要民營企業平衡核心業務與新增業務之間的關系。
在我帶領企業面向互聯網轉型的實踐和研究中,讓我理解到,企業需要一方面繼續做透原有核心業務的價值,另一方面要超越原有核心業務,拓展新的業務空間,我稱之為存量激活,增量增長。
企業在這樣一個動態、迭代、變化的環境里,在活好與活久、非連續與可持續之間獲得平衡是極為重要的,也是極具挑戰的。這意味著,如何在原有核心業務上持續獲得新發展的空間,如何在創新業務上具備投入能力,兩者之間如何平衡,需要企業做出安排,當然,這同樣意味著,企業需要在組織變革中找到解決方案,企業需要有能力駕馭兩個業務,不再依賴于原有的組織模式,創設新的組織模式。
建立廣泛互動與信任。
社交媒體的興起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溝通方式,已經超越了普通的信息交流工具,更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神經網絡」,從而導致傳播與信任亦將成為生產力要素。
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高度地融合,無論是信息透明與信息對稱,還是信息安全與信息可信任,都在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而基于數據的結構化、開放可用的程度,以及廣覆蓋度,都將挑戰絕大部分企業,如果無法建立有效溝通、廣泛信任,對企業而言有可能是致命的沖擊。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如果企業能夠廣泛建立互動,建立信任,也自然會獲得更有價值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