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江西南昌等地擁有近20家連鎖店的“花千谷國際護膚造型生活館”,以及眾多關聯門店“美人瑜瑜伽館”“味遇而見餐館”等,一夜之間關張,許多公司員工、顧客及投資者登記報案,牽出一樁金額重大的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調查發現,與簡單以高額回報為噱頭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不同的是,這一案件出現了一些新特征,如“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高端化”的產品服務、“人性化”的企業文化等。更具迷惑性的是,公司還于去年6月在亞洲證券交易集團有限公司掛牌。直到“爆雷”前夕,一切都似乎欣欣向榮。
上班半年,反倒損失百萬元
南昌市民胡雪(化名)之前是一名健身教練,月薪近萬元。然而在加入南昌“美人瑜瑜伽館”后,她的生活旋即起了大波瀾:“上班不過半年,損失上百萬元。加之朋友和顧客充卡的錢也放在自己名下,實際損失180多萬元。”
據了解,江西智本微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花千谷國際護膚造型生活館”“美人瑜瑜伽館”“味遇而見餐館”等10多家子公司,員工上千人。除了在社會上非法攬儲,公司也將吸收存款的目標瞄準了自己的員工。
江西有關部門監測發現,江西花千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賬戶交易極為頻繁,今年1月至6月中旬共發生借貸交易17410筆,金額超15億元,客戶涉及20多個省市。
來自安徽的王軍(化名)是“花千谷國際護膚造型生活館”的一名美發師,入職近1年,累計損失約35萬元。“過去也了解一些騙局,自認為警惕意識還可以,前半年我是不相信、不參加的。但在公司那個氛圍下,最終還是賠了進去。”王軍說。
新業態“高端產業”以假亂真
“為什么在當時的環境下沒有反應過來?”多位受訪員工在尋求挽回損失的同時,不約而同地開始了反思。
在胡雪看來,迷惑性就在于公司把所謂的高端產業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公司的服務從顧客進門,一直到顧客出門,精益求精,在業務上很有‘追求’。”她介紹,從豪華的硬件裝修到嚴格的軟件服務,從先進的企業定位到龐大的產業布局,公司都以高標準運營。
比如,公司“規范嚴格”,員工每天的儀容儀表、服務禮儀都要檢查;公司“理念先進”,全鏈條運營將美容美發養生健身等業務整合在一起;公司還擁有“高端資源”,請的主刀醫生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
“再加上花千谷還在亞洲證券交易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準備上市,并從外地招聘了很多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所以許多人自然而然認為它是有潛力、有實力的一家企業。”王軍說。
當然,對員工和投資者最具誘惑的仍是高額投資回報。一些員工回憶,出事之前公司一直都是按照約定時間返還本金和收益,甚至在門店關張前幾天,還有收益到賬。這樣的“穩定收益”讓一些人放松了警惕,有人甚至不惜借款投入。
限時、限額等“饑餓式營銷”方式更增加了幾分迷惑性。“有時投資方案限定晚上6點到晚上10點轉賬,過期的轉賬還會把錢退回來。有些投資方案限定額度,上有封頂,不是說你想投入多少就多少。”胡雪說,現在才反應過來這都是騙局。
警惕新業態里的“黑天鵝”
是騙局終歸有破局的一天。目前相關法人和實際控制人已自首,公安機關正在抓緊偵辦。此類案件的發生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出了新課題。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彭迪云認為,這些以新業態、新模式“異軍突起”為噱頭的連鎖店一開始在市場亮相都很搶眼,發展也快。但從企業“爆雷”的方式來看,顯然不能歸咎于創新失敗,而是企業的發展觀出了問題。
此類案件具有涉案金額較大、涉及人員廣泛等特征,處理不當容易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彭迪云說,地方政府部門在對待新業態、新模式時,既要營造寬松的發展氛圍,也要創新監管方式,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