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0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據商務部監測,今年“十一”黃金周,購物、餐飲等傳統消費亮點紛呈,夜間經濟、首店經濟成為新亮點,個性化、品質化、智能化引領消費升級大潮。落地到成都,據成都零售商協會的統計,10月1日-7日,重點監測的41家零售企業節日銷售額及客流均出現同比提升:銷售額方面,實現銷售總額超過11.9億元,較去年同期平均增長13.24%;客流方面,國慶節期間41家零售企業客流量共計達1560.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平均增長9.2%。
活動精彩紛呈實現銷售客流雙增長
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成都各商業綜合體舉辦了各類精彩紛呈的活動,實現銷售客流雙增長。“國潮來襲”、“國潮發燒館”、“國潮當紅”、“電影狂熱燃爆國慶”等活動成為零售企業國慶節期間的主題。如四川蘇寧易購整體活動結合“國潮”元素開展,萬年場店“國潮發燒館”、崇州萬達店懷舊家電展、雙楠店美食派對互動體驗等一系列主題體驗活動;財富又一城則針對國慶節推出“國潮來襲”促銷活動,零售2折起,餐飲五折起,帶來味蕾的享受。
特色商品受歡迎吃穿用行持續占據主流
與其他節假日不同,“十一”黃金周期間的暢銷商品體現出濃厚的國慶特色。熱銷商品方面,吃穿用行仍是節日主流消費。服飾、餐飲、牛奶、休閑食品是成都卓錦曼購中心、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的熱銷商品,黃金珠寶、化妝品等升級類需求則是成都王府井百貨、新世界百貨的主要銷售品類。
首店經濟、夜間經濟成烘托國慶氛圍的主力
今年4月,成都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政策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成都成功吸引237家各類首店入駐。首店帶來了豐富的消費場景和全新的消費模式,在春熙路、金融城、雙流空港、錦江夜消費等商圈,寬窄巷子、錦里、文殊坊等特色商業街這些承載首店的重要載體中,持續迎來客流高峰。
與此同時,“越夜越成都”也在國慶假期中成為鮮明的標簽。夜啤酒、酒吧一條街、24小時書店、深夜電影、健身、美容,成都夜間經濟正逐步挑起消費大梁。無論購物中心,還是旅游景區,甚至街邊小吃店,在假期的成都之夜里,都燈火通明。國慶節前提出要精心打造100個夜間經濟示范點位,以及同時啟動的2019“金秋耍成都·夜間新體驗”系列活動,無疑為國慶節期間的消費再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