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一個詞語概括昨天,“科技”最是恰當不過。昨天下午,臺州市科技創新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這標志著臺州科技新長征已經邁開步伐。會上,22個科技合作項目現場簽約。
“十三五”以來,臺州進入了趕超發展的快車道。今年上半年出爐的經濟數據中,臺州7項指標增速全省第1,2項指標增速全省第2,這份成績說明臺州發展動能足、活力強,形成了臺州趕超發展的“小氣候”。
臺州是制造大市。其中,制造業企業5.84萬戶、規上企業3563家;有74個產品在細分領域國內外市場占有率第一,是長三角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但是,臺州傳統產業量大面廣,不加快創新轉型就會陷入低端鎖定。
從“制造”到“智造”,離不開科技的支持。而科技創新需要項目牽引、平臺支撐、要素供給。
昨天簽約的22個項目中,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與高校院所簽約項目5個,生物醫藥專業領域項目6個,機電裝備專業領域項目5個,材料專業領域項目4個,其他專業領域項目2個。
可以看出,簽約項目涉及生物醫藥、機電裝備、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其中,不乏與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
打個比方,臺州西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機械科學研究院簽訂了智能馬桶數字化工廠項目意向書。項目針對智能馬桶設計、制造、銷售等環節,開展智能馬桶數字化工廠建設規劃的編制。項目用地80畝,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屆時,將為智能馬桶行業打造可復制智能工廠標準化模板和示范引領基地。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校長俞濤說,臺州有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制造業基礎雄厚,通過校地合作,譜寫共同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