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繼超是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成衣系教授,也是新入選的紹興市“330海外英才計劃”,他的“創新時裝研發”項目日前在之江學院科創樓啟動。香港是國際時尚之都,柯橋是全球紡織之都,兩者聯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引領全球服裝潮流,可謂是天作之合,也為柯橋紡織業添上華麗一筆。香港時裝在柯橋研發,“東方米蘭”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來臨之機,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攜帶技術和項目來到柯橋。截至目前,柯橋區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總計達600多人,其中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3人,國家“萬人計劃”人才1人,省“千人計劃”人才15人,市“330海外英才計劃”52人,在“千人計劃”產業園內已集聚“千人計劃”專家17人。
今年上半年,IBM智慧水資源管理創新中心落戶到科技園。該企業將以工業治污為先導,實現“治理與發展融合、產業與城市互動、資源與平臺共享”的發展。據悉,該項目將作為IBM涉水產業中國布局的“橋頭堡”,向全國復制“柯橋模式”,協助柯橋培育涉水環保產業,并逐步形成相關的產業集群。
用無人機捎上農藥施治莊稼,這是今年入駐柯橋科技園的卓群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開拓的市場,其無人機飛控技術在全國領先,公司將以柯橋為起點,打造中國無人機生態圈。未來,不只是農業,包括地理環境、城市規劃、消防等各個領域,都可以利用航空遙感技術來開展,并建立一手的城市管理數據庫。
柯橋憑什么吸引高層次人才、高端項目的目光?“柯橋是一塊風水寶地,有開放的胸襟,有戰略的視野,有奔放的熱情,有創新的氛圍,有充裕的資本,還有高效而接地氣的服務,城市功能配套越來越完善,是宜居宜業的城市。”許多高層次人才都認為,建設金柯橋科技城,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勢必將為柯橋的轉型升級和筑底騰飛插上新的翅膀。
如果說,之前印染產業亮劍行動是紡織業供給側改革,那么,今天金柯橋科技城的建設遵循的是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并重之原則。新興產業正處于市場需求和投資需求的旺盛期,人才、技術、資本等產業要素的配置正進入新一輪的持續優化期。把握住這一機遇,突出人才引領,集聚創新資源,借助金柯橋科技城這一全新平臺,柯橋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望突破規模不大、創新能力不強的“天花板”,涌現出更多的龍頭企業和領軍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