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希臘將就是否接受債權人提出的協議草案舉行全民公決。如果多數希臘民眾反對接受,希臘債務違約概率會大增。而這將引發該國金融崩潰,甚至被迫退出歐元區。當地溫籍僑領翁進來說,囿于經濟不景氣,一些溫商已經開始虧損,很多人都在觀望公投結果決定去留。
正是生意旺季,很多溫商卻無事可干
6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借給希臘的16億歐元債務到期。債權人此前提出草案,現有救助協議將再延長5個月,其間希臘可獲得共155億歐元貸款,但條件是希臘將繼續在債權人的“監管”之下,實施一系列緊縮和改革措施。而在此前,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已經實行了一系列通縮和資本管控措施,民眾刷卡和取錢等方面都有金額限制。如果希臘和債權人的談判破裂,爆發債務違約,該國銀行將難以繼續從國際市場融資,希臘銀行業甚至可能出現倒閉浪潮。
雖然當地時值盛夏,但溫商在經濟上已經感受到了凜冽的寒風。
現在有兩三千名溫州人在希臘,大都從事鞋服、日用品方面的貿易,在中低端市場所占份額很高,此外還有人從事餐飲和旅游。
希臘華僑華人總商會秘書長、浙江省永嘉縣僑商協會會長翁進來是1998年到希臘開始做生意的。他介紹,1998年到2010年是希臘經濟的黃金時代,溫商大都從國內進貨到希臘賣,他做的大宗服裝貿易也是如此。按溫商的習慣,除了把工資、稅費、租金等費用存在銀行外,其余的錢都會及時轉到國內。往年這時正是生意旺季,現在很多溫商卻坐著沒事干。翁進來粗粗算了一筆賬,和最好的年代相比,現在的利潤下降了至少一半。
溫商更大規模的撤退或將出現
比之很多旅希溫商,這樣的情況并不算差。青田人詹淼在希臘經商18年,是最早到希臘掘金的一批浙商,他身邊就有很多做生意的溫州人。談及身邊的溫商時,他說:這幾年,希臘的經濟不景氣,當地人的購買力變差,他們只能低價銷售,可是即使這樣還是生意不好,大量貨物積壓,一些從事貿易的商人去年還能維持,但今年已經陷入虧損狀態。有人今年上半年就虧了約20萬歐元。
“我們現在都在觀望,如果5日公投后希臘退出歐元區,那將會出現更大規模的撤退。”翁進來分析,一旦退出歐元區,希臘會恢復使用原來的貨幣,那就可能重蹈俄羅斯盧布暴跌的覆轍。對用人民幣進貨的希臘溫商來說,這可能意味著貨還沒有運到,就已經開始虧損。
目前,在希臘的溫商已在清倉,拖家帶口在希臘的可能咬牙堅持,而沒有太多負擔的就打算將生意轉移到其他國家或者回國投資。
翁進來則選擇轉型,他和生意伙伴在意大利開始搭建電商平臺。“這是一個利用現有歐洲華商資源搭建起來的電子商務平臺,類似國內的阿里巴巴,在互聯網平臺上做批發,預計8月中旬上線。”
翁進來提醒,雖然目前旅希溫商的生活并沒有因此受到太大影響,但來希臘的旅游者應該多帶一些現金。希臘的ATM機不限制外國卡提款,不過可能出現沒有現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