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至10日,省環保廳專家組對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工作進行了預評估。在昨天下午的匯報反饋會上,預評估組一致認為,臺州申請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以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推進機制,環境綜合整治穩步推進,創建工作成效逐步顯現,同意通過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預評估。
2003年,我市首次提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2009年,成功獲得省環保模范城市稱號;2013年1月通過了“省模”復審;2013年6月再次向環保部提交“創模”申請并列入環保模范城市規劃……為迎接2014“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大考,全市上下作著最后的沖刺。
鐵腕治水
投入40億元實施144個項目
在“創模”工作中,水環境整治是重點。我市鐵腕治水,大力推進長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投入9000余萬元建成長潭水庫庫區上游6個集鎮污水處理廠及132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資2780萬元建成瑞巖溪生態濕地工程。
以“鐵腕治水大會戰”和“截污大會戰”為載體,我市強勢推進市區水環境整治,大力推進柵嶺汪排澇調蓄、洪家場浦調蓄、東官河綜合整治等重點水環境整治工程。狠抓“五水共治”,我市部署開展“殲滅垃圾河”行動,完成垃圾河清理工作,全面啟動實施“河長制”,先后投入40億元實施144個項目,河道治理已初見成效。
清潔空氣
主城區基本實現告別化工惡臭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醫化行業惡臭整治,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5億元,堅持以治污為突破口,推進轉型升級,實施主城區告別化工惡臭倒計時行動。椒江區已累計如期退出26家醫化和142個惡臭項目,基本實現主城區“告別惡臭”目標。
目前,全市共建成10個機動車排氣檢測站,汽車環保定期檢測率達到83%,環保標志核發率達80%以上。
2013年,市區空氣質量指數優良天數比例為72.1%。
節能減排
單位GDP能耗處于全省最低水平
我市全面實施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以來,市政府每年召開節能降耗大會,與各縣(市、區)簽訂責任狀,并嚴格實行紅黃綠燈節能降耗預警和監督制度。
經全市不斷努力,經濟結構更加優化,2011-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了8%、9.4%、2.77%,單位GDP能耗處于全省最低水平,單位GDP用水量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2013年底,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較2010年下降9.69%、8.36%、16.41%和13.66%,均超額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減排任務。
加快整改
為迎接國家驗收做好準備
盡管成績不少,但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市“創模”工作仍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水環境質量改善壓力較大,市區生態用水嚴重不足,內河黑臭現象尚未根除,劣V類水體仍然存在,一些老舊城區及城郊結合部截污不到位,污水直排河道。
大氣污染防治任務仍任重道遠,小鍋爐占比高,燃煤污染較嚴重,尚有6.47萬輛黃標車需要淘汰。有機廢氣污染綜合整治難度較大,港口堆場、城市道路和施工揚塵及餐飲油煙污染問題依然突出。
與此同時,我市“創模”重點工程進度滯后,亟需加快建設進度。專家組指出,椒江垃圾填埋場管理不規范、路橋垃圾填埋場未完成封場。椒江方遠建材污泥處理設施、路橋旺能垃圾焚燒和污泥處理設施也需要進一步整改完善。
另外,行業整治提升仍需深化,如黃巖江口醫化企業總體檔次不高,“退、轉、升”任務十分繁重。臺州工業企業量大面廣,且重污染行業比例較高,“低小散”現象仍然突出,執法監督壓力較大,需進一步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
為了迎接國家復核檢查,省預評估組對我市提出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加快創模重點工程建設、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強化創模工作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建議。
下一步,我市將根據整改意見,制定詳細整改計劃,落實整改措施,盡快完成整改任務,為迎接國家驗收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