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12日訊 “機床所使用導軌的重復定位精度小于1微米,遠高于英國蘭蒂斯公司同類商品磨床2微米的合同精度;每支曲軸的加工節拍為5分鐘,而國外先進機床廠商方案的節拍為10至15分鐘。 ”上虞“太陽股份”曲軸生產車間里,來自吳興高新區的浙江靜鴨機床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旭華詳細介紹國內外隨動磨床的行業水平和曲軸加工的精度、速度、穩定性及成品率。
當天,省領導專程到浙江靜鴨機床有限公司用戶單位“太陽股份”看望有著“機床奇人”之稱的潘旭華。“精密加工裝備制造一直是中國制造的弱項,能率先闖出世界先進機床的創新之路,非常了不起,這是國產機床制造業的驕傲,很感振奮。”該位省領導對潘旭華說。
潘旭華是國家“863”項目《汽車曲軸隨動磨削機床及其相關工藝》負責人,他憑著“比別人多想100種方法”的創新能力和振興民族精密機床工業的遠大抱負,突破了包括重復定位精度0.6微米靜壓導軌在內的數項超精密加工裝備行業共性技術,研制成功汽車曲軸、凸輪軸隨動磨床和數控外磨床。去年12月,新華社以《中國超精密加工裝備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為題,對其成果進行報道。項目成果鑒定結束后,潘旭華在吳興區湖州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落戶成立浙江靜鴨機床有限公司。
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圓弧止推面隨動磨床,是浙江靜鴨機床有限公司專門針對浙江太陽股份集團485G柴油機曲軸而研制的一款高精度的隨動磨床。盡管圓弧曲軸的加工“三面受敵”(砂輪需三面同時磨削),機床的使用還面臨環境溫度變化大、砂輪整形與修銳等產業鏈配套不完整的系列問題,但不到六個月時間,該機床就在太陽股份進行試用,已生產成品曲軸600多支。“該套機床不僅精度高——柴油機的曲軸可以達到轎車曲軸水平、速度快——生產節拍比國外同行快2、 3倍,而且成本不到進口機床的一半,能耗也低。”潘旭華用簡練易懂的語言介紹他研發的隨動磨床,“在使用磨合過程中,能大幅提升加工零部件的性能,也能為合作企業加快實現機器換人,減人增效”。“潘教授的加入,對于我們高新區發展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至關重要,除增產增效外,還能帶動整個物流裝備產業鏈的提高。”高新區招商服務局的有關負責人說,靜鴨機床項目對吳興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現代物流裝備產業的發展將起到重大引領和推動作用。高新區是我市經濟發展大平臺,也是吳興未來十年發展的主戰場。該園區以突出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為主,打造現代化物流裝備產業園。作為物流裝備業中汽車制造這一重要產業,我國汽車發動機的曲軸等關鍵精密零件的生產設備一直依賴于進口。而如今,潘旭華在該領域自行研發的技術已達到世界最高水平,將打破這一歷史。“應該說是被湖州發展環境、勤奮優秀的服務團隊、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所打動,況且軟硬件設施都很不錯。”潘旭華接受記者采訪時對落戶湖州作了如此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