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08日訊
699萬人,建國以來全國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個年份——"史上最難就業年"。當全社會的目光都聚焦這兩個字的時候,衢州的就業形勢如何?畢業生就業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求職迷茫
畢業于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的嚴志云,是江山市賀村鎮人,最近他選擇了一份在保健品銷售工作,月薪1500元。
"面試了很多次都失敗了,感覺自己專業上的能力和水平達不到對方的要求,只能先從能上手的工作做起。"
和嚴志云一樣,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畢業生金月芳在找工作過程中也屢屢碰壁。她拿著簡歷向一家科技公司介紹自己后,被婉轉拒絕,理由是必須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聽到這樣的答復,小金有些無奈:"這已經不是第一家了。沒有經驗找不到工作,可沒有工作到哪兒積累經驗?"
采訪中很多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與企業招工要求存在距離,這和學校專業設置、學生培養有很大關系,他們普遍對找一份專業對口又令人滿意的工作缺乏信心。
除了工作經驗這樣的因素,學校、技術證書等"出身"門檻也橫亙在通往夢想職業的道路上,增加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度。甚至有些用人單位依然存在性別偏見, "男生優先"成了潛規則。
浙江師范大學的小沈正在參加金融單位的考試,他表示現在畢業找工作早已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父母的人脈關系也至關重要,眼下最擔心的是單位各種有違公平公正公開的暗箱操作和"拼爹游戲",希望能在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和社會環境下,找到一份自己滿意工作。
一升一降
求職迷茫的背后實際上是一組殘酷的數據:數據顯示,今年衢籍應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為12636人,畢業生總數較去年增加573人,而全市用工需求卻比去年減少5%左右。
對此,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就業中心主任黃建方對此感受最深,"去年到這個時候,學校小型的專場招聘會已舉辦三四十場,今年數量足足減少了一半。無論是崗位還是儲備人才的數量都有所減少。"
據了解,截止到今年5月底,衢州本地兩所高校,衢州學院和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簽約率分別在51.98%和64.81%,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
"薪"情黯淡
畢業生人數和就業崗位的一升一降,昭顯了今年的就業之困,而畢業生薪酬的整體下調,更突顯了就業形勢的嚴峻。
"到同一個企業,今年和去年相比薪酬有所下降。"衢州學院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虞自求告訴記者,從他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畢業生的起薪下降幅度在200元-300元。
對于薪酬下降,一些民營企業負責人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很多應屆大學生未經歷過職業培訓,沒有真正的就職經驗,即使到崗也很難短期內發揮作用,甚至會有部分畢業生無法適應崗位職責,所以用人單位一般不可能給剛應聘的應屆大學生開出高工資,"至少也要有3到5個月的觀察期。"
衢州市就業局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49.46%的高校畢業生期望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000一3000元之間,有27.17%的高校畢業生期望薪酬為1000-2000元之間,僅有5.43%的高校畢業生期望薪酬在4000元以上。
"我市大部分企業今年對應屆畢業生開出的平均工資都在1500元-1800元。"虞自求告訴記者。這意味著單單從薪水方面考慮,就有將近一半左右的應屆畢業生,薪酬不在他們期望內。
(記者 洪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