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進入‘無水港’的貨柜有85個標箱,可以說是自2009年這里運行以來最繁榮的一天了,以往每天大概只有10個貨柜進入‘無水港’。”6月18日,衢州海關的工作人員指著“無水港”監管場地上成堆的集裝箱欣慰地告訴記者,“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各有關單位群策群力,越來越多外貿企業開始選擇回家報關了。”
為積極應對當前嚴峻的外貿形勢,市政府組織開展外貿主題回歸工程,積極引導衢州外貿企業回家,成效顯現。據衢州海關統計,今年1-5月,衢州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2.6億美元,同比增長24.7%。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我市外貿出口也開始逐步升溫。
外貿生產企業回流潛力大
作為農產品生產基地,衢州柑橘已經“紅遍”俄羅斯、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地區,但是海關業務一科副主任科員孫妮卻告訴記者一個不容樂觀的現象,“我們曾在2011年對衢州的農產品出口‘回家’問題進行過調研。2011年,衢州轄區經檢驗檢疫報檢出口柑橘達24705噸,金額達2062萬美元,但是在本地報關納入我市外貿進出口實績的出口柑橘僅有4787噸,金額僅384萬美元,占比僅為19%,回流潛力巨大。”
外貿生產企業“回家”不僅潛力巨大,采訪中,海關、商檢、“無水港”的工作人員都表示,從長遠來看,對我市整個國際物流產業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據悉,外貿回流的同時,還可以帶動運輸、貨運、報關等行業的發展,直接幫助解決一大批人的就業問題。國際物流具備極強的集聚效應,如果我市外貿企業都選擇屬地報關、施封模式,一旦形成規模,相關從業人員的集聚,將給衢州尤其是“無水港”周邊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較大動力。此外,國際物流產業鏈規模化發展,可有效降低我市出口工廠企業的物流成本,提升我市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外貿生產企業以前為什么不愿“回家”報關?
“主要還是對口岸清關模式存在習慣性的問題。”幾家本地報關行和貨代公司的業務員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外貿企業和貨代公司已經習慣到寧波、上??诎吨眻蟪隹?,即由工廠裝好貨后,直接運輸到寧波、上海等口岸報關出口,整套程序走得很順暢,不愿輕易嘗試改變。“另外,仍有部分企業不知道在屬地海關同樣可以辦理進出口手續,不了解屬地報關的各種優勢。”
“運行成本略有增加也是不愿意‘回家’的一個原因。”衢州海關業務二科副主任科員余旭恒告訴記者,“在本地報關出口,與口岸直報比,每輛車的物流成本也將略有增加,大概每標箱增加100多元成本。”
引導外貿生產企業“回家”,本地有哪些優勢?
“通過舟山金塘港碼頭出口,在衢州直接報關,查驗,放行,很便利,費用可節約(每個標箱)500元左右,全年下來就可以節約5萬元左右。”浙江中泰環保裝備有限公司是第一個享受到衢州金塘港直通關模式便捷優惠的衢州企業,業務員小張笑著告訴記者。
衢州海關的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目前衢州海關與舟山金塘港直通關模式已經正式啟用,出口俄羅斯、西非、東非方向的衢州企業均可以享受到新通關模式的巨大便利。尤其目前寧波已將西非航線劃入舟山金塘港,衢州企業有出口至西非的貨物,即使選擇在寧波報關,也需要從寧波北侖港通過駁船拖至舟山金塘港之后轉關出境,在寧波報關反而多一次報關導致成本增加。在出口成本方面,直通關模式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直通關模式由于不需要使用海關備案的監管車輛運輸,減少企業的成本每標箱500元左右,且少了口岸清關的一道程序,每票節省報關費用200元,此外由于衢州海關和舟山海關隸屬同一關區,經由統一的電子平臺進行數據交換,少了繁瑣的單證交接,大大加快通關速度。
“各口岸進出口業務總量很大,相關職能部門的跟蹤服務難以及時到位,相比之下,生產企業所在地職能部門的服務具有不可比擬的區位優勢。”衢州海關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優勢體現在對企業的服務意識和效率、處理突發事件,以及從裝卸到施封整個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透明上,這些優勢可給企業帶來諸多間接好處。
引導外貿生產企業回家從何做起?
余旭恒認為,在引導外貿企業“回家”報關的初期,針對衢州屬地報關比口岸直報在運行成本上的劣勢,建議政府借鑒其它地市的經驗給予一定補貼,如紹興對本市進出口企業在紹興屬地報關且進入紹興國際物流中心出口施封、進口驗封的,每標準箱補助人民幣100元。余旭恒認為,政府引導外貿生產企業“回家”出口,可采取對在“無水港”施封的衢州“廠家貨”按50元/箱的標準直接補貼給出口的企業,從而使屬地報關、施封這一模式在成本上的劣勢消失,而服務上的優勢得以彰顯。
部分外貿企業則反映,政府需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讓企業能夠了解更多“回家”后的實在好處。
(記者 徐雙燕 通訊員 何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