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自進入首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以來,立足山區縣情、保持生態特色、夯實鄉村基礎,在探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邁出堅實的步伐,闖出了“一、二、三產”聯動、綜合、協調發展的新路子,使綠水青山生出更多“金豆子”。
2008年,安吉縣全面啟動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是一脈相承、有機統一的,它是生態文明與‘安吉模式’高度融合的實踐形式,也是生態縣建設的提升工程和精品載體。”這一載體匯集了全縣眾多的生態環保及涉農項目,縣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生態建設專項資金和1億元創建資金,對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項目給予“以獎代補”,同時,重點對一批精品村、重點村和特色村,根據人口規模給予150萬至300萬元不等的獎勵。
如今在安吉,村里有問題,村干部可以直接找縣領導;農戶有難題,村干部一個電話就能約請到縣相關部門上門指導。與前兩年相比,安吉的村莊更美了,呈現出“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新農村景象。全縣已成功創建1個全國文明村、 12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3個省級生態鄉鎮、 1個國家級生態村、 99個市縣級生態村。先后命名美麗鄉村150個,覆蓋面超過90%;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環境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成為繼中國竹鄉、國家生態縣之后又一張金名片。
生態優勢是安吉的一個“金飯碗”。如何將自身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的生產力,讓手中的“金飯碗”生出更多“金豆子”?安吉人動起了“一產資源三產化”的腦筋。
安吉有許多極富生態特色的農業資源,但“一產”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卻難及“三產”。通過產業推動、文化集聚、集會推動和環境提升四大戰略,出臺扶持政策,優化管理平臺,創新營銷渠道,引導農業結合旅游業,使農業資源效益最大化。優良的生態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使安吉農民由“接二連三”(靠“一產”優勢發展“二產”、靠生態優勢發展“三產”)向“跨二進三”(跨越“二產”,依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直接進入“三產”)發展,闖出了“一、二、三產”聯動、綜合、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加快一產“接二連三”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轉型。
如今,安吉已建成4個萬畝現代觀光園區,建立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60個、 10萬畝,啟動建設15個主導產業示范區、 30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和20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區,成為全國首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通過綠色和有機認證農產品產值達3.7億元,高效生態農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去年接待游客77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1億元,以農戶經營為主的農家樂床位1.1萬余個,全年可接待游客264萬人次,營業收入4.4億元,解決3萬多農民就業,農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業人均增收近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連續4年居全市第一。經濟結構日趨合理,三產比例基本保持在1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