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剛剛開板,杭州已經有兩家企業上市,一家企業通過發審委審核。”近段時間來,伴隨銀江電子、華星創業登陸境內創業板,企業上市話題再次成為杭城市民茶余飯后的熱門談資。
記者從市金融辦獲悉,目前我市上市公司總數62家,占全省總數的35%,其中境內上市45家,境外上市17家。境內上市公司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1家,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4家,其中中小板上市15家,創業板上市2家。我市境內上市公司家數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創業板成為企業上市新戰場
杭州一直被稱為“人間天堂”,而如今杭州又成為“投資創業的天堂”。近些年,杭州在互聯網、軟件設計開發、數碼、美食、嬰童、商貿旅游等領域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而其中不少企業陸續在國內外資本市場嶄露頭角。
采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感受到很多杭城企業的上市沖動。“上市可以擴大企業品牌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上市還可以為企業提供融資平臺,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近年來,阿里巴巴、華星創業等很多企業逐漸做強做大并上市,讓我們也堅定了信心,我們要加快速度提升市場競爭力,把企業發展起來。”一位IT企業老總對記者表示,這些企業是自己的榜樣。
據了解,自7月份A股新股發行上市重啟以來,我市新增上市公司已達8家,包括中小板上市公司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2家,境外上市2家。其中萬馬電纜是IPO重啟后浙江首家、全國第二家發行上市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板已成為杭州企業新戰場,首批掛牌上市的創業板企業中,杭州企業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我市上市后備資源豐富
“今年的企業上市工作呈現三大特點:啟動快、路徑多、后勁足。”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總結說,今年我市新增的8家上市公司分別經由四大路徑實現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其中,萬馬電纜、亞太股份、新世紀等3家企業在中小板上市;銀江電子、華星創業等2家企業登陸創業板市場;萊茵置業在買殼運作成熟之后順利遷址進杭;琥珀能源和博可生物等2家企業實現境外上市,其中琥珀能源在香港上市,博可生物則成為我市首家在歐洲(法國)上市的企業。
除了已經上市的企業外,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6家企業已向證監會遞交首發申請材料,其中主板10家,創業板6家;21家企業已向省證監局申請輔導備案,占全省總數的32%,其中主板11家,占全省的21%,創業板10家,占全省的71%。與此同時,目前創業板后備資源的增長十分迅速,已報會和已進入輔導程序的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合計達到16家,與主板擬上市公司數量已大致相當。
不僅如此,來自市金融辦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市新增市級上市培育對象12家,還有6家企業的上市培育對象申請正在審核中,列入市級上市培育對象的企業累計已達45家。同時在不斷更新優選的基礎上,上市后備資源庫中的企業達到近150家。
近年來,杭州在互聯網、軟件設計開發、數碼、美食、嬰童、商貿旅游等行業發展勢頭強勁。記者注意到,與杭州的經濟運行情況相對應的是,我市近年新增的上市公司均以中小板和創業板為主要目標市場。
多項政策支持培育企業上市
“市金融辦近期已舉辦過韓國上市和澳大利亞上市兩場推介會,十一月中旬還將舉辦赴港、赴美上市融資研討會。”談到近期的工作,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還剛剛成立了上市咨詢團,成員主要由投行、會計師和律師等專業人員組成。成立后將為企業提供信息交流、開展上市培訓、解答疑難問題、參與政策咨詢。”
據了解,推介會和上市咨詢團只是我市今年以來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一小部分。為了通過政策扶持和良好服務幫助企業上市創造環境和條件,今年以來,各有關部門做了許多努力,推出不少舉措。比如,繼2007年出臺《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企業上市的若干意見》后,市金融辦今年又牽頭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我市文創企業創業板上市工作的實施意見》;各區、縣(市)在此基礎上也紛紛出臺各自的上市扶持政策;建立市區兩級聯動培育機制和上市后備資源庫,市區兩級分別開展上市培育對象的認定、培訓和指導;舉辦海外上市推介活動等等。此外,市金融辦還將會同濱江區、市科技局積極爭取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會同市國資委推動產權交易所加入全省未上市公司股份轉讓平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