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挽臂綠城,意在海外基建?
在剛剛擺脫破產謠言后,房地產商綠城第二次來到市場的風口浪尖。
11月28日,據境內財經媒體報道,綠城目前正在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投”)進行深度接觸。二者將與綠城陽光、美國私募基金黑石共同出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綠城的此項舉動意在依靠大型金融機構緩解自身資金鏈緊張的局面。
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這更像是一次拔刀相助。盡管很多觀察家認為中投和黑石看中的是利潤空間。
早在今年6月,綠城中國就公告稱,綠城與綠城陽光、合資伙伴甲及乙,于今年6月3日訂立協議,擬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四方股權分別為24%、6%、60%及10%。
對于未披露的甲乙合作伙伴,綠城僅解釋稱,“甲為一家在中國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投資和資產管理;乙為一家在中國成立的有限合伙企業,主要從事股權投資。”
時機很重要——在破產傳言后,中投和黑石的身份才被透露出來。
綠城副董事長羅釗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綠城不是和中投直接合作,而是與其旗下公司合作。”
所謂旗下公司,指的是建銀投資,它是中投旗下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注冊資本206.9億元,負責國內投資業務,經營范圍為投資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與處置、企業管理、房地產及咨詢。
另有接近中投公司的人士置評稱,與綠城的合作,是中投董事長樓繼偉親自談判并拍板定下的,建銀投資作為中投在境內投資的運作平臺,在此項目中只負責出資和執行。
根據投資協議,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20億元,綠城房地產、綠城陽光、建銀投資、黑石分別出資4.8億元、1.2億元、12億元及2億元。各方約定在公司成立時初步出資20%,余下的80%將于合資公司成立后兩年內支付。
據已公開內容顯示,上述合資公司將主要致力于在中國進行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養老和健康產業投資、股權投資、項目投資、投資管理咨詢、企業管理咨詢及受托資產有償管理。
有消息稱,中投看好的是綠城的代建能力,并計劃以類似商業模式在全國其他城市拓展,合資公司因涉及到外資問題,需通過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的審批,合資公司尚未注冊,大概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會有結果。
“綠城在市場上算是比較激進的企業。在現在房地產調控的情況下,資金鏈緊張是正常的。而跟中投、黑石合作,則是可以讓綠城的投資者以及市場恢復信心。因為這兩家大公司都是金主。”一位房地產開發商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與此同時,他猜測這給綠城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信心方面:“綠城可以用老項目與中投黑石合作,比如之前拿地卻并未建設的土地。合資公司成立后,由中投和黑石出資建設等等,這些都可以幫綠城增加資金回籠渠道。”
另有香港房地產基金高級經理認為:“盡管目前大家都猜測中投意在利潤空間,綠城意在資金,但是這種說法太表面,如果代建的話,綠城只能從利潤中提取7%的代建費用。”
此外有市場猜測認為,由于此前中投董事長樓繼偉于11月29日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美國和歐洲應該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這可以緩解高失業率問題,提振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
樓繼偉認為,完全依靠中國拉動全球增長,效果將是有限的;與新興經濟體不同,歐美經濟目前沒有通貨膨脹的困擾,因此在現階段應該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新的投資需求。他補充稱,歐美的投資將有助于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在11月最后一周,樓繼偉在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的評論專欄文章中指出,中投公司非常希望參與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連續兩天發表類似觀點,無疑顯示出中投對歐美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偏愛”。而在上述四家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中,“基礎設施建設”業務被擺在顯眼處。
這應該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