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浙江元龍控股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建設國內首個光學薄膜生產基地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安吉經濟開發區。項目建成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在20億元以上,利稅總額6億元以上。據介紹,該項目投資強度達到每畝1500萬元,畝均稅收突破300萬元,成為落戶安吉投資最大、畝均產出最高的工業項目。
9月7日,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與安吉簽約,在臨港經濟區投資30億元,打造一片嶄新的以橡膠輪胎生產為核心的基地,這已成為安吉引進投資額最大的工業類生產項目……
錢江潮涌大竹海,百億杭資進安吉。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兩年半的時間,來自杭州的資金超過200億元,僅國字號杭企在安吉的投資就接近100億元。
近年來,杭州面臨空間、土地等資源限制,在“退二進三”和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大背景下,不少企業需要搬遷。安吉縣審時度勢,以其交通區位、土地資源等優勢,全力打造杭資企業梯隊轉移的優選地。
安吉,擁有一個摘得“中國十大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桂冠、浙江首個“區鎮合一”模式成功實踐、并獲得全省省級三強開發區榮譽的開發區——安吉經濟開發區(遞鋪鎮)。
安吉,打造了目前浙江省在建的、可開發面積最大的省級工業園——天子湖現代工業園,崛起新興產業的新高地。
安吉,千噸貨輪揚帆直達各大深水碼頭,臨港經濟區正火熱地推動安吉“藍色經濟”新跨越。
去年,安吉縣出臺《引進杭資十項優惠政策》,拿出6000畝工業熟地用于承接杭資轉移。以大杭資產業園為發展理念,以開發區、天子湖現代工業園、梅溪臨港工業園“金三角”工業區塊為杭資產業園主要項目承接地,勾勒出了發展藍圖。
落戶安吉的工業項目已從最初單一的民營企業向集民企、國企百花齊放的態勢發展。
據統計,在安吉縣今年引進的項目中,杭資項目占據了70%以上的份額,以目前擬簽約的項目來看,總投資達到5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總投資超過6億元。
從第一家新型紡織企業華特斯落戶后,先后有藍孔雀、永寧爾等7家企業入駐天子湖工業園區,不僅在天子湖形成了杭資紡織版塊,而且直接拉動了安吉新型紡織產業的快速成長。“我們選擇安吉,是因為當地有優質的服務團隊。”華特斯董事長徐樹成說,新廠投資要好幾個億,當時壓力很大,在園區的協調下,華特斯順利獲得了貸款。依靠資金支持,華特斯以合理的價位引進了世界領先的滌綸絲生產線,而如今企業已成為安吉縣“百強”企業的前三強。
浙江路得坦摩汽車懸架系統有限公司,“老家”在杭州下城區。 2008年6月,成功進駐安吉經濟開發區,并于去年投產。
在選擇安吉之前,該公司總經理陳必君也考慮過杭州附近的德清、桐廬等地,但最終他還是把目光投向了這片投資熱土。“除了美景和交通,最吸引我們的還是開發區的誠意和辦事效率。”
從最初的商談到成功入駐,前后不過幾個月時間,開發區保姆式的服務,讓陳必君開始期待企業的二次騰飛:“雖然從杭州遷到安吉,但交通對我們的發展絲毫沒有造成困擾。這里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我很滿意。 ”
從路得坦摩到浙江中力機械,再到亞太機電、正強電子等等,僅近兩年來安吉經濟開發區承接杭資項目20余只,并悄然崛起了以杭資為重點的機電產業版塊。
還有在臨港工業園區,隨著錢江能源、中策橡膠、中法材料、錢圓鋼管等一批杭資項目的落戶,這里也形成了由杭資引領的新興產業版塊。
安吉縣有關領導告訴記者,杭資版塊的涌動,無論是在投資規模,還是在投資強度上都對安吉經濟產生了巨大作用,其帶來的產業效益日益明顯。“引進杭資企業之前,安吉的工業發展和周邊城市比起來較弱,現在,安吉的工業有了較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