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建材不可避“寒冬”
今年初,在順德舉辦的一場業界高端論壇上,不少與會的專家學者均表達了對房地產調控市場的擔憂。“作為房地產產業鏈的下游產業,各種樓市調控政策對家居行業肯定是有影響的,房地產和建材家居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掛鉤的,但是不會反應得那么快。”時隔半年之后,新快報筆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專家學者們的擔憂成為了現實。
“今年上半年,佛山整個建材家居業銷售都不太理想,有些機電企業的銷售量甚至下滑50%。從今年上半年一線城市限購開始,大部分家居企業就將市場轉向二三線城市以及國外市場。”中國機電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告訴新快報筆者。
順德檢驗檢疫局近期公布的家居出口數據也表明,上半年佛山的建材家居市場備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順德家居出口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后,今年上半年首現‘量跌’局面。同時,據順德本地家居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受人民幣升值等影響,今年1月-7月,順德家居全行業利潤損失近15億元。”
燈飾照明企業被“冷卻”
飾照明企業“寒冬”不可回避
積谷防饑,開渠引水。在筆者看來,由于國家銀根緊縮力度越來越大,樓市限購令的效果越來越明顯,與房地產緊密相關的家居建材行業首當其沖,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將有一批燈飾制造企業和商家、貨運部因缺乏訂單或資金周轉不靈等原因而被迫關門,因此,企業須在貨款結算方面做好防范工作,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與此同時,企業還應盡量減少固定資產投資,適當延緩新項目擴張步伐。其實,企業要想熬過這個漫長的寒冬,光是“緊縮防守”還遠遠不夠,企業還需要抓緊時間“搶攻”,如加大促銷力度,盡可能將庫存變現;同時,企業還可拓展新的銷售渠道,以便獲取更多的訂單,如開設網店。
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迷茫的五金企業應怎樣應對?建立市場機制,順應市場變化才是長久之計。在政策和市場的重壓下,消費者走向四五級城市或許是趨勢,機電企業應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細分銷售渠道,以此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