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高校科技單位專家與本地農技人員的廣泛合作與交流,彌補了湖州市部分現代農業“缺人”的尷尬,同時為本地農技人員學習、鍛煉、培養提供了良好機會,有效地促進了本地農技人員的快速成長與農技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
對話:湖州市現代農業產學研聯盟理事會秘書長、湖州市農業局副調研員唐厚傳
記者:實地采訪中,我們聽到了很多對于農推聯盟的贊美之聲,尤其是專家組的實地指導、傳遞信息這塊,那么今年會有什么新的變化?
唐厚傳:今年湖州市將不斷優化產業聯盟專家團隊,根據實際情況,對現有湖州市級產業聯盟專家成員進行調整,擴大本地農技推廣專家成員數量,重點充實鄉鎮農技人員進入聯盟。力爭使首席專家和本地農技專家團隊的人數分別達到80名和150名。
記者:隨著農推聯盟效應的凸顯,很多經營主體有意愿加入其中,對于這部分訴求,如何滿足?
唐厚傳:今年湖州市將大力發展縣區產業聯盟,擴大聯盟網絡,使縣區產業聯盟總數達到50個,吸收更多農業經營主體加盟,擴大服務范圍。確保加盟數達到800個,力爭達到1000個。
記者:農推聯盟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成果最值得關心,去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年會有怎樣的目標規劃?
唐厚傳:今年根據經營主體發展需要,將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大力實施種子種苗工程,充分發揮高校專家優勢,實現落地轉化,創建一批種子種苗示范園區和農業科技園區,確保年內引進新品種50個以上,應用新技術達到30項以上,提高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