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在泰州市常住人口社保卡持卡率達到99%的今天,人民群眾對優質高效的社保公共服務有著更高期盼。德生科技自2017年初以來,以社保便民服務終端——德生寶為紐帶,助力泰州市人社局打造優質貼心服務,結合信息惠民和放管服的要求,在全市部署了1860臺德生寶,實現全市村(社區)的全覆蓋,目前已服務830余萬人次,真正實現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在家門口辦成事。
“不出村(社區)”社保繳費
以往,在每年集中繳費的10-12月里,家住農村的參保村民都是由村委會干部代收代繳,費用非常龐大并存在一定風險隱患,為此,泰州市人社局提出了村干部盡可能"不觸幣"但又要確保村民不出村(社區)就可以實現繳費的思路。德生寶便民服務終端村村通,讓村民們在村口就能直接繳費,安全又放心。截至今年11月22日,已開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功能,累計繳納保險費155萬筆,繳費金額達4.174億元。
“簡單輕松”實現資格認證
  “請點頭,請張嘴……”“請放手指,請拿開手指……”
  簡單的幾個動作,徹底告別拿著當天報紙拍照上傳或者專門跑到街道跟工作人員打個照面證明“我活著”的尷尬。泰州市人社局2017年引進人臉識別和指靜脈識別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靈活開展退休人員社保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通過后臺采集社保卡信息,在德生寶上完成退休人員人臉和指靜脈的初次建模,后續每年的認證就不需要來回奔波,在家門口通過德生寶、手機即可完成待遇資格認證。參保人員自助認證率從2017年的1%上升至今年的45%。
“家門口”的異地就醫備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異地就醫結算,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備案”,即要求參保人員跨省就醫之前需要在參保地的經辦機構進行備案,把備案原因和就醫地告知經辦機構。泰州市人社局專門在社保便民服務終端上增加了異地備案功能,群眾在家門口的德生寶上就可以直接辦理跨省備案,實現了備案的零跑腿和零距離。
  家住盛唐花苑年近六十的陳阿姨,兩子女都在蘇州定居,平時工作非常忙,除了逢年過節回來幾天平時幾乎沒時間回來探望她。陳阿姨生活孤單總思量著去子女那兒生活,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可讓陳阿姨發愁的是,如定居蘇州,那她萬一有個頭痛腦熱的需要看病買藥怎么辦呢?于是,她請在社區做協理員的張妹妹幫忙詢問。張妹妹了解情況后,推薦陳阿姨在社區這臺小型便民服務終端上先做異地就醫備案,同時協助陳阿姨填寫了她的個人信息、手機號碼、異地類別、異地就醫城市、住址等信息并上傳相關證明提交了備案申請,幾個工作日后陳阿姨便收到了備案審核通過的短信,這樣陳阿姨
在蘇州看病買藥的醫療費用就可以回泰州來報銷了。事情這么順利解決讓陳阿姨非常高興,特意跑到社區感謝并連連夸贊便民服務終端給她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
讓社保大數據“活起來”
  泰州市是較早實現全市范圍社會保障數據大集中的城市之一,社會保障信息化水平已經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以數據共享為原則,泰州市人社局力求匯聚政府多部門的數據信息,建立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打破數據孤島,提供數據應用服務,提高業務服務效率。有了這個平臺,管理部門能夠清楚的知道,哪些人還沒有參保、哪些人因各種原因出現斷保,定期給這些群眾推送信息,以實現參保擴面以及續保提醒,這樣,就能夠真正擴大社保的覆蓋面,及時服務于群眾參保狀況的各類需求。
江蘇省泰州市的社保便民服務終端的村村通模式,標志著越來越多的泰州群眾,在“生活半徑”內,就可真正享受到社保民生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