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洮硯,洮硯崛起品牌化,老坑洮硯 洮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齊名,有“洮州石貴雙趙壁”,“端州歙州無此色”之譽。 洮硯的生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以其石色碧綠、雅麗珍奇、質堅而細、晶瑩如玉、扣之無聲、呵之可出水珠、發墨快而不損毫、儲墨久而不干涸的特點飲譽海內外,蘇軾贊“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黃庭堅誦“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飽霜秋兔毫”、洮硯歷來都是“佳硯一方千金難易”。 據初步統計,甘肅省長期從事"洮硯"雕刻的專業技師約有3000人到5000人左右,年產"洮硯"五萬方左右,創造近億元的產值。一方以優質老坑石為石料,由知名雕刻大師創作的洮硯,市場價都在幾萬到十幾萬元。近年來,由于部分洮硯生產者對石材進行不正規開采,使用落后的加工設備,設計雕刻水平落后,導致洮硯市場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然而一方精品洮硯,匯集上等石料、一流設計、精湛工藝的元素,依然備受追捧。洮硯上等石料歷來珍貴稀有,將一塊好的石料打造成一方藝術精品,需要品牌化的創作和經營。 2013年,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獲國務院正式批復落戶甘肅。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體實踐過程中,洮硯作為甘肅文化的名片,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推動甘肅文化產業建設的同時,洮硯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也將形成巨大的提升空間。 洮硯的品牌化生產在甘肅建設文化大省的背景下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迫在眉睫的。由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創立的國內第一家洮硯收藏品品牌“老坑洮硯”便應運而生。招牌掛將僅有的兩處洮硯礦產資源的采礦權(岷縣禾馱、西江一帶和卓尼縣喇嘛崖)歸于“老坑洮硯”,在地方政府的協同下進行科學性、保護性開采,洮硯資源的整合已向品牌化邁進。 洮硯的藝術收藏價值體現在石質、設計、工藝三個方面,極品洮硯要根據石材的物理特質構思、依照石質精雕。洮硯收藏品深受國內外書畫家珍愛,亦被收藏家視為珍品;更為饋贈之高級禮品;也作為傳家之寶。時至今日中國古字畫在國際拍賣市場已形成一定規模,融合字畫題材的洮硯在收藏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上等洮硯石料主要來源于卓尼縣喇嘛崖,喇嘛崖山勢險峻,附近交通受阻,而且三面環水、水流湍急,開采難度極大,洮硯因精品稀缺在收藏市場價格增幅巨大。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老坑洮硯”工藝總監賈曉東介紹說:“很多人都認可洮硯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優質洮硯石料實在難得,但是很多上等石料沒有遇到優秀的設計和工藝,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洮硯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是漢文化的象征之一,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如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老坑洮硯”藝術總監何鄂所說:“洮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甘肅的文化名片。我從事敦煌學研究幾十年,將敦煌文化融于洮硯的創作,是一件了不起的創新,是一件讓我欣喜的事情。”在何鄂老師的指導下,“老坑洮硯”組建設計團隊進行“敦煌系列”洮硯的創作,選用經典敦煌壁畫為題材,組建以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賈曉東、鐘浩為核心的雕刻團隊進行雕刻。 ”老坑洮硯“品牌由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創立后,備受關注和支持。在“蘭洽會”、“甘肅省文博會”期間甘肅省省長劉偉平、省委宣傳部部長連輯、副省長李榮燦蒞臨展館參觀并指導。 官網:www.laokengtao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