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銅缸制作生產銅缸公司河北加工銅缸廠家,聯系電話13722252255
在清代,宮中的銅缸是由內務府統一管理的。每天一早,內務府官員便命令蘇拉(雜役)從井內汲水,一擔一擔地把所有大缸灌滿,以備防火之用。每年到了小雪季節,宮內的太監就要在銅缸外套上一層特制的棉套,上面再加上厚厚的缸蓋;同時,銅缸下面的漢白玉石基座里還要放置一盆炭火,并保證使其晝夜不息地燃燒著。這樣,通過雙重保暖措施防止缸內的存水結冰。保暖工作一直要到第二年的驚蟄時節才能結束,那時大地回春,氣候已經逐漸轉暖,太監們就會解去棉套,撤去炭火。為了保證宮中有足夠的水源用于滅火,當時在宮中設置了許多大缸。據《大清會典》記載,宮中共有大缸三百零八口。但世事滄桑,由于各種原因的破壞,如今只剩下了二百三十一口了。這些大缸共分為鐵、銅和鎏金銅三種。一般來講,鐵缸是明代時鑄造的;銅缸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鎏金銅缸則均是清代鑄造的遺物。其中,以銅缸居多,所以人們習慣地稱宮中的大缸為銅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