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鼎,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種禮器。在王墓出土了一套鼎,共九件,這套鼎又名升鼎,這九個鼎大小不一,依次縮小。本圖是最大的首鼎,在這件首鼎上刻有長達469字的銘文,記述了中山國討伐燕國,開辟疆土的事件。這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刻銘最長的一件戰國器物,彌足珍貴。九鼎的使用,反映出中山國政治制度已經漢化,采用了中原大國的禮制,同也有力地證明中山國已躋身于強國之列。
   
在我國原始社會的夏商周三朝時就出現了銅鼎。它是最早的青銅器皿,古代銅器是指青銅時代的銅器及漢代以后直至明清時期的銅質器物。中國銅器起源很早。銅器鑒定的傳統方法是對器物的類別、器形、紋飾、銘文、銹色和鑄造工藝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比來劃分和斷定該器年代、真偽和價值。